布什總統時代的戰略﹐導致美國對穆斯林國家采取先發制人的戰爭﹐使美國陷入泥潭﹐難以自拔﹐而如今把當時的戰略用詞改變為“21世紀開始時期與好戰的激進伊斯蘭份子發生的激烈思想沖突。”有關穆斯林事務的官方文件用詞還在斟酌中﹐尚未定稿﹐所以目前美國官員們在說到穆斯林或伊斯蘭時﹐用詞謹慎小心。白宮保持沉默﹐沒有明確指示。
文件必須改寫﹐說明了奧巴馬政府對外政策的轉向﹐以資區別布什朝代。在其他方面的改變逐漸在顯露出來﹐例如對核武器的儲存和使用政策﹐美俄兩國開始了新體制的談判。
從去年六月﹐奧巴馬總統在開羅向伊斯蘭世界發表演說時﹐他提出了在他總統任期內將啟動“新階段的開始”﹐改善同世界穆斯林的關系。布什總統時期對穆斯林﹐采取以“反恐”名義的窮兵黷武政策﹐在內部受到嚴厲批評﹐證明此路不通。美國世界利益與穆斯林的矛盾﹐屬于意識形態的斗爭。人的思想和信仰﹐不是任何武力能戰勝的。國家安全理事會成員普萊迪波‧拉曼摩希對《美聯社》記者說﹕“我們闖入了一個國家﹐逼得那里的人民都變成了恐怖份子﹐然后告訴當地人﹐我們是來給你們造醫院和學校的﹐你們不要反對我們。這樣的想法根本就是對牛彈琴﹐毫無收益。”
拉曼摩希先生的新職務﹐是從去年五月開始負責一個四人專業小組﹐成為總統顧問團﹐主要使命是通過外交手段達到國家安全。他的這個小組稱為是“全球介入委員會”﹐也是負責修正“反恐”文件用詞的主要單位。他們的工作范圍不限于政府工作﹐而偽裝成各種身份投入商業﹑文化﹑科研﹑衛生和對第三世界和平援助。他們同世界上五十多個美國大使館保持聯絡﹐而且對即將出使國外的外交官提供當地信息和新聞。譬如﹐這個月將有來自四十個國家的企業家和金融專家匯聚美國首都華盛頓﹐參加向穆斯林國家發展的國際“企業家首腦會議”。這是他們的工作機會。
奧巴馬總統的演講稿撰寫組﹐經常拿里根總統1984年在北京的演講為典型范例﹐說明外交講話的方式。他在北京大談教育﹑科學和太空研究﹐對兩國政治分歧避而不涉及﹐及時他在批評中國人權問題時﹐也一字不提“共產主義”或“一黨專政”這些敏感的用詞。奧巴馬總統在開羅的講話﹐深悟此道﹐他宣布美國決心同伊斯蘭會議組織建立伙伴關系﹐互相合作防治非洲和亞洲小兒痲痹癥﹐而不提布什時期的反恐戰略。
最新的中東地區民意調查發現﹐雖然伊斯蘭國家大部份居民以負面看待美國﹐但自從奧巴馬總統就任以來﹐對美國的觀念有所好轉。
布什總統時期﹐也曾向世界穆斯林做過某些友好的姿態﹐例如在白宮中陳列美國第一部《古蘭經》﹑每年按例舉行萊麥丹月白宮穆斯林開齋宴會﹑對某些溫和的穆斯林國家表示支持﹐如土耳其。但是﹐沒有多大成效﹐穆斯林習慣把他的演講看作是“新十字軍”宣言﹐把他們領導的世界“反恐”理解為針對世界伊斯蘭。尤其布什總統講話中所用的詞語﹐如“伊斯蘭極端份子”﹑“激進的圣戰者”﹐最使廣大的穆斯林惱火。
奧巴馬在美國政府思想一片混亂中就任了新總統﹐他不得不將計就計﹐順應潮流﹐一方面向穆斯林高談闊論和平﹐另一方面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加強火力空襲﹐國會中的共和黨議員們批評他“太軟弱”。許多政治家們對奧巴馬的新政持有懷疑的態度﹐認為他向穆斯林求和不得﹐反而使美國的安全遭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