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處,一波碧水,岸柳垂絲,攤商云集,游客眾多,京城聞名的清真老字號“烤肉季”即在此地。相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北京東通州的穆斯林季德彩,在什剎海邊的“荷花市場”,擺攤賣烤羊肉,打出了“烤肉季”的字號,經過多年積蓄后,買下了一座小樓,這才正式開辦了“烤肉季”烤肉館。在北京像“烤肉季”這樣著名的清真老字號,還有很多。同時,北京還有著品類繁多、美味價廉的傳統清真小吃。它們各具特色,成為了北京餐飲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生活在京城的人們在這個蘊涵著濃郁飲食文化味道的網絡中徘徊著,沉淀在他們心底的則是那抹不去的美妙味道和醇厚底蘊。
一
“清真”一詞,最早見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有清真寡欲,萬物不能移也。”原指人的純凈樸實,無塵無染,后來專指人的道德境界。明洪武元年(1368年)題金陵禮拜寺《百字贊》中有“教名清真”一語,此后就專指伊斯蘭教。明代穆斯林學者王岱輿進一步解釋“純潔無染之謂清,誠一不二之為真”,意在指道德和宗教生活的純潔性、高尚性、真實性、合法性。
由于信仰伊斯蘭教,穆斯林的飲食也必須符合伊斯蘭教法,這類食品也被稱之為“清真食品”。清真食品是符合伊斯蘭教法食品的統稱,但是由于穆斯林散居內陸,同其他民族接觸頻繁,在與其他非穆斯林的交往中,使“清真食品”成為穆斯林認同的一個象征符號。
二
北京穆斯林形成一定的族群規模始于13世紀蒙古人西征,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東遷,在與漢、蒙等民族長期的共同生產生活中,他們堅守自己的信仰,同時又入鄉隨俗,汲取漢文化的精華,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清真飲食,形成了異彩紛呈、獨具特色的清真飲食文化。
(一)兩派并行,相得益彰
北京清真飲食主要包括清真菜肴及風味小吃。清真菜系大致分為東西兩派。東派重傳統,西派重創新。東派以白魁老號飯莊的燒全羊,以及號稱“京東第一道名菜”的通縣小樓燒鯰魚為代表;西派以兩益軒、西來順為代表,其中兩益軒為西派之首,吸取南方風味菜肴的特點,對清真菜肴進行改革。如將南方回民風味的煨牛肉、紅煨雞、白煨雞和東坡羊肉等風味菜移植過來,還學習用牛肉和雞鴨吊湯,使北京清真菜肴有了很大改進。
與傳統北京清真菜系相對應,西北清真菜進一步豐富了北京清真菜系的內容和形式,是對它的有益補充。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西北回族、維吾爾族等穆斯林來到了北京,加入到了北京清真飲食的行列中。拉條子、拉面、手抓肉、烤全羊、烤羊肉串、馕包肉、大盤雞等特色鮮明的面點、菜肴,已經成為北京清真飲食中的又一個亮點。許多經營規模較小的飯館常常開在居民較多的住宅區附近,方便、物美價廉成為他們被大眾所接受的重要原因。經營規模較大的,如蘭州馬華拉面、新疆吐魯番餐廳、西安賈三包子已成為西北清真菜在京城較為典型的代表。現在,一些經營傳統北京清真餐飲的飯館也開始吸收和借鑒西北清真菜的一些特色和優點以吸引消費者。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北京穆斯林善于同其他民族互相交流學習飲食技術,注意吸收其他兄弟民族在飲食方面的先進技法。在制作方法和烹調上,借鑒了如粵菜中的、鹵、爆、烤,川菜中的熗、拌,魯菜中的煨、燉、燒,淮揚菜中的熘、扒,京菜中的涮、醬等烹調技法。種類上在牛羊肉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雞、鴨、魚、蝦等,具有京魯風格。例如1935年開業的同和軒就聘請了當時便宜坊有“鴨胡”之稱的漢族廚師胡寶珍到同和軒經營清真燜爐烤鴨,自此,同和軒的烤鴨聲名鵲起成了名貴的清真菜肴。再如,清乾隆年間,北京盛行火鍋。到了咸豐初年,前門外由漢族經營的山西風味正陽樓飯館開始第一個獨家經營涮羊肉。而到了1919年,穆斯林丁德山打出“東來順羊肉館”招牌,經營涮羊肉,后來居上,成為知名的京城清真名吃。
(三)宮廷清真膳,美名天下傳
清朝宮廷每逢節日大典,為了照顧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王公貴族和外國使節,特增設真膳房(清真餐廳),烹制清真菜肴。其中全羊席是規格最高的宴席,是繼滿漢全席之后的宮廷大宴席之一。全羊席的菜點安排和上菜順序基本與“滿漢全席”方式相同,整個全羊席既豪華、豐盛,又有穆斯林特色。同時,吃全羊席時,桌上放一塊藍色的桌布,象征伊斯蘭教。
全羊席是指用整只羊的各個不同部位,烹制出色、香、味、形各種不同的菜肴。例如羊耳朵可分為上、中、下三段,三段可做出三樣不同的菜肴:羊耳尖可做“迎風扇”,羊耳中段可做“雙風翠”,羊耳根可做“龍門角”等等,品種五花八門,但名稱各有千秋;而且從頭至尾,在所有的菜名中不露一個“羊”字,全部用美麗、生動、形象的別名代之。全羊席除了有干、鮮菜肴之外,還有冷熱菜。民間席冷熱菜為四十四個,官場六十六個,皇帝七十二至七十六個。
(四)清真小吃,后來居上
相比清真菜肴的考究,北京清真小吃有種類多、口味雜、價格廉的眾多優點,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主要有燒餅、麻花、油條、切糕、面茶、艾窩窩、驢打滾、豆汁、豆腐腦、爆肚等。同時,名號如云,聞名遐爾。如俊王的焦圈、餡餅周的餡餅、豆汁張的豆汁、豆腐白的豆腐、羊頭馬的白水羊頭、爆肚王、爆肚滿、穆柯寨的炒疙瘩、盆糕李的年糕、年糕王的切糕等。
清真小吃分布可聚可散,經營靈活、成本低,抵御社會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強,和正規的清真菜肴相比,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