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杭州中山中路。原名武林真教寺,又名禮拜寺、回回堂。清道光五年(1825),因寺院形似鳳凰展翅,即立匾“鳳凰寺”,沿用至今。現據寺內宋代遺物,足證宋已建寺。元延佑年間(1314—1320),西域富商回回大師阿老丁(?—1313)以巨資重修,后經明清3次重修,規模為現在的一倍。正門臨羊壩頭,為盛唐時通海參筑堤遺跡。門內為五層塔樓式建筑,正面是5間禮堂,原為明代禮拜大殿,因殿身傾斜,1953年由政府撥款新建混凝土框架結構。原窯殿改作禮拜大殿,拱頂,無梁架,故稱磚砌無梁殿,系宋代遺物。“米哈拉布”(Mihrab)凹壁為木雕,刻滿《古蘭經》文。存有經香臺和柱礎石,亦屬宋代遺物。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