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牛肉面知名度高
化隆牛肉面推廣力強
人民網甘肅頻道消息 蘭州牛肉面亮相世博會,以“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特色吸引了眾多食客;與蘭州牛肉面相鄰,青海化隆伊牛拉面同樣主推牛肉面,顧客也不少。一個來自牛肉面的家鄉,一個來自把牛肉面當做產業發展的化隆,“面面”相對,一場面與面的“較量”在所難免。
在中國的版圖上,甘肅和青海是近鄰。走進世博園中華美食街的清真餐飲區,甘肅和青海依然是鄰居。正午時分,兩家的叫賣聲關鍵詞都是牛肉面??礃伺?,甘肅是紅底白字的“蘭州牛肉面”,青海是綠底黃字的“化隆伊牛拉面”。雖然青海的標牌上沒有直接出現牛肉面的字樣,但標牌下方的價格表上卻是蟲草牛肉面、鹵蛋牛肉面。最后把目光鎖定價格,蘭州牛肉面的價格為30元,而化隆牛肉面被細化為高中低檔,其中最貴的蟲草牛肉面58元,最便宜的鹵蛋牛肉面18元,居中的枸杞人參果牛肉面32元。
記者在現場看到,蘭州牛肉面吸引了很多游客,其中不乏老外。11歲的上海小姑娘林雨辰是和媽媽一起來的,“我們全家非常喜歡吃蘭州牛肉面,每周都要跑到甘肅省政府駐滬辦事處吃一次正宗的牛肉面。”林媽媽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進了世博園,午飯當然首選牛肉面。
蘭州牛肉面很火,旁邊的化隆牛肉面也不遜色,在記者采訪的一個小時里,食客絡繹不絕。其中18元的鹵蛋牛肉面最受歡迎。
由甘肅伊真餐飲有限公司代表我省入駐世博會“中華美食街”,以其注冊的“貫貫吉”品牌將牛肉面帶到世博會。而青海則由化隆回族自治縣政府駐上海辦事處牽頭,委托上海伊清齋餐飲有限公司以主要經營“青?;±?rdquo;為品牌的青海特色快餐入駐上海世博會園區的中華美食街。
搶市場
“蘭州和化隆牛肉面在世博園里相遇絕非偶然”。省商務廳有關人員如是說。
?。玻埃埃鼓辏吃?,蘭州市政府駐上海聯絡處干部尹德華以《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為題,給市委致信,闡述將蘭州牛肉面產業打造成蘭州支柱產業的觀點。在文章中,尹德華說,上海有近萬家牛肉面館,由青海人經營的占70%,河南人經營的占20%,而真正由蘭州人經營的鳳毛麟角。青海人經營的面館主要以青海省化隆縣為主,他們雖然打著“蘭州牛肉面”的牌子,但部分業主不顧牛肉面的特色,實施“鹽水面條”的利潤最大化,有損蘭州牛肉面的形象。如何走出去做好全國的大市場;如何正名分,提高美譽度;如何將蘭州牛肉面這塊金字招牌變為金色產業、支柱產業,是急需解決的大問題。
“在蘭州駐上海聯絡處周邊0.5平方公里的地方,就開了10家牛肉拉面館,密度不比蘭州市中心城區低。”尹德華說,蘭州金城關有一馬姓回民,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在上海浦東從事牛肉拉面的經營。幾年后,又將女兒女婿帶了過去,由當初經營1家到現在的3家,年營業額過百萬。由于味道純正,培養了一批忠實顧客。但是,更多的蘭州牛肉面立足本地經營的多,愿意走出去的少,使得牛肉面知名度高、美譽度低。
樹品牌
蘭州牛肉面經常被提及的一個傷痛是:“2008北京奧運會推薦食譜菜品展”推薦名單中,“新疆蘇氏牛肉面”赫然在列。而蘭州牛肉面因為無人申報而榜上無名。
不僅如此,蘭州牛肉面雖然聲名在外,但真正在全國各地開“正宗蘭州牛肉拉面館”、“西北拉面”、“金城拉面”發大財的卻是甘肅人的鄰居——青海化隆縣人。據蘭州市商務局粗略統計,全國現有蘭州牛肉拉面館近3萬家,年營業額近100多億元,吸納就業近34萬余人。但真正是蘭州出去的拉面館不足百分之十。
另據化隆縣的官方數據,自2000年至2009年,經過10年的努力,化隆縣常年在外的從事拉面餐飲人員由10年前的2400戶1.6萬人擴大到10018戶6.89萬人,勞務總收入由3600萬元達到4.04億元,牛肉拉面已成為化隆農民致富的“金鑰匙”。
立標準
為了讓蘭州牛肉面在走遍天下的同時又能走紅天下,蘭州市先后出臺了《蘭州牛肉拉面標準》、《蘭州牛肉拉面面館分等定級標準》兩個標準。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給蘭州牛肉拉面立標準,目的就是為了讓各地喜歡蘭州牛肉拉面的人吃上正宗的牛肉面,同時解決蘭州牛肉面走遍天下,但沒有走紅天下、知名度高而美譽度低的問題。”
雖然在上海甚至全國各地,蘭州牛肉面時常遭遇“盜版”,但在本屆世博會上,“青?;±?rdquo;已經樹起了自己的地域品牌。顯然,面對面的競爭已經拉開序幕。甘肅伊真餐飲有限公司世博會項目經理汪凱告訴記者,為確保蘭州牛肉面的原汁原味,牛肉面的主要原材料都是從蘭州空運的。在世博會試運營期間,蘭州牛肉面的銷售額是中華美食街的前三名。至于在整個世博會期間的競爭,雙方均表示,選擇權在顧客手中,有競爭才會給顧客更多的選擇權,企業才會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