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標志:
清真寺敬《古蘭經》,“花兒”傳頌回族情
在中國,凡有回族聚居的地方,一般都會有清真寺。阿拉伯式圓拱頂及新月的建筑式樣在中國清真寺建筑中最為常見,也是最被認同的。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進行禮拜等宗教活動的場所,在回族群眾心目中,是最圣潔的地方,也最具有象征意義。
回族不崇拜植物、動物和自然、靈魂,不崇拜偶像,也不信什么財神、火神、風神等鬼神。回族清真寺的建筑藝術表現了以伊斯蘭文化為主體,以漢文化為輔的特色,不僅是宗教場所,也是政治、經濟活動的場所。中國穆斯林稱清真寺為“哲瑪阿提”及聚會的場所。其外形吸收了漢族建筑藝術的特點而變成了一種宮殿式建筑,也有部分拱頂式建筑,內部裝飾是阿拉伯式的,一般采用幾何形圖案或藝術文字。清真寺必須坐東朝西,標準的清真寺是“三堂合一”式的,即禮拜堂、經堂、澡堂集中設于寺內。教徒講究念、禮、齋、課、朝五功。每日五次禮拜都須凈身。因此信奉回教的人們更愛清真寺,因為那是他們精神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