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洪長興餐廳工作的場景。雍斌/攝
上海世博園A區,炙手可熱的沙特館旁邊,有一座開放式的二層小樓,這里是上海百年老字號“洪長興”清真餐廳,前來就餐的客人絡繹不絕。在這家餐廳挑大梁的后廚、前臺、服務員全是寧夏人,他們是來自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系三個畢業班的學生。4月13日,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60名學生和兩名老師移師上海,為入駐世博園的上海洪長興餐廳服務。此前,學生們已在寧夏接受了英語、阿語強化訓練,到上海經洪長興餐廳培訓后,才進駐世博園服務。按世博園管理規定,洪長興餐廳只供應快餐,原料配送來后,簡單加工即可出爐。“我們的學生在校期間,就掌握了300多種菜品的制作手藝,目前在園區做快餐‘小菜一碟’。”帶隊老師張天祿笑著說。世博園每天9點開園,晚上12點閉園,因就餐客人時間跨度大,學生們分4班輪流上崗。雖然手藝不復雜,但工作非常累。由于住地離世博園遠,學生們每天7點多就要出門趕地鐵,9點報到后便開始一天的忙碌。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校與上海洪長興餐廳簽署了校企聯合辦學協議,學生們此次世博之行既是打工也是實習,因此洪長興餐廳每月發給他們每人1000多元工資。此外,不間斷地給學生們發福利,水果、酸奶、飲料、點心……該餐廳還給他們每人每天發4元錢洗澡補助,并配發夏涼席、毛巾被等。“東家”這么體貼,學生們對眼下的工作也就非常滿意。上海本地清真餐飲人才稀缺,洪長興餐廳老總在學生們抵達上海的接風筵席上宣布:世博會之后,希望60名學生全部留下來,做洪長興的新一代員工。“學生們很激動,學校的態度也很明確,尊重個人選擇,想留就留,想回寧夏就回寧夏。”回憶起當晚的情景,張天祿頗為得意。在與張天祿交談的間隙,兩名學生從廚房走出來,他們是來自固原的海小平和來自銀川的王娟。王娟笑著告訴記者:“在這里上班,既能免費看世博,又能長見識,積累工作經驗,我一閑就在園區里轉轉,目前已看了不少場館,最大的感觸是咱中國也有這么多高科技展示。”海小平的工作是負責在廚房炸羊肉串,一個班下來要炸1000多串,他想留在洪長興餐廳工作,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