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外用磚砌好的墻
17日,宜賓網友“三江水”在當地某網絡上發帖稱,16日,他們一行人到該市郊外游玩時,在一處數十米高的山巖下,發現有人新修了幾間“巖房”。
記者在現場看到,網友說的“巖房”依托一個巖洞而建,房頂上面,是一座高40多米的大山梁。
建房的人在巖洞口砌上磚并抹上水泥,巖洞被隔成了3間“洞房”。
“洞房”之大
內有100平方米左右
“三江水”說,5月16日上午,他們一行人,從宜賓城區沿著金沙江南岸,經該市四水廠再往前走約2公里時,突然看到在一處高高的山巖下,有人正在依巖,修建房屋。
他們上前發現,該巖洞內有100平方米左右,修建者已依巖砌磚并抹上水泥,將巖洞隔成3間“洞房”。其中一間“洞房”內,還有一口深井。
正在修建“洞房”的當地居民說,該深井內的井水清澈,冬暖夏涼。
“洞房”外墻已基本完工,修建者已在洞外用混凝土打好了通往巖洞的道路。
“如果將家具等搬運進去,就可以住人了。”與“三江水”一同前往的張先生詼諧地說。
“洞房”之頂
是座40多米大山梁
昨日(17日)中午,在宜賓城區趙場街道辦事處金江村大石盤一帶,記者看到了網友所說的“洞房”。
“洞房”建在離地面4米多高的地方,門口已經用水泥修建了一個混凝土壩子。
“洞房”上面,是一座高約40多米的大山梁,順著外面已經被隔成3間、目前已經基本完工的“洞房”往里走,在凹進去的巖洞內,形成了兩米左右高、較為寬敞的空間。
在巖洞內,確實有一口深井,如果再將巖洞內的地面用水泥打平,該“洞房”就完工了。
當地居民陳錫群介紹,該“洞房”是當地人李先生請人修建的,李先生本人在當地有住房,他修“洞房”是用來住人還是搞養殖,他們都不清楚。
按照陳女士提供的電話,記者試圖聯系李先生,但一直聯系不上。
肯定不允許山洞內建房
翠屏區趙場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陳中說,目前當地城郊的居民,都有房屋居住。如今有人在當地修建“洞房”,不管是用來住人還是搞養殖,此作法都不宜提倡,萬一發生山體滑坡等,后果不堪設想。
對此,當地街道辦事處將組織人員,對此事進行調查處理。
“在山洞內修建‘洞房’,肯定是不允許的。”昨日下午,宜賓市翠屏區市容管理局長萬強接受采訪時稱,“洞房”問題已引起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
下一步,當地市容管理部門將聯合當地規建等部門,對此進行查處,以保證當地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洞房”稀奇 網友調侃
“三江水”將自己前一天拍攝的一些“洞房”圖片,配上文字:“巖洞變住房,冬暖夏涼硬是安逸”,發到當地網絡上。立即引起當地網友討論:
推廣說
網友老莫認為,該“洞房”一不占耕地,二有利于降低房價,值得推廣。
危險說
也有網友認為,降低房價也不能去住“洞房”,因為巖洞內建房非常危險。
感受說
還有一些網友認為,修建“洞房”回歸自然,猶如住進“天然別墅”,確實很安逸,準備抽時間去“感受”一下。
風濕說
網友“蘇打綠口”認為,川南一帶氣候本身就很濕潤,巖洞內更潮濕,如果住進去,很容易得風濕病。
地質說
還有一些網友擔心,在巖洞內住人非常危險,倘若發生地質災害等,怎么自救和外逃。(華西都市報記者 田富友)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