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5年美國科學家報道通過顯微注射方法獲得世界上首例轉基因綿羊以來,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綿羊新品種和利用轉基因羊作為生物反應器生產藥用蛋白質的研究,在國際上受到高度關注,一批攜帶不同目的基因的轉基因羊先后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誕生。然而,由于受轉基因技術限制,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實驗室獲得了轉基因綿羊,并且效率極低。要使綿羊轉基因技術能夠用于新品種培育,必須建立穩定、高效、規模化的轉基因技術方法。綿羊慢病毒載體高效轉基因技術的建立,突破了規模化生產轉基因綿羊的技術瓶頸,為綿羊轉基因新品種培育提供了技術支持。
承擔本項研究任務的新疆畜牧科學院農業部草食家畜繁育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是以開展牛羊等草食家畜應用基礎和高新技術研究的省部級重點開放實驗室。該項技術突破,使實驗室成為國際上一次轉基因試驗獲得轉基因綿羊數量最多的實驗室,也是目前國內擁有轉基因羊數量最多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