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麥加輕軌項目進入了施工的關鍵時期,日前,中鐵十八局集團公司黨委書記郝趁義作出明確指示,要求國際工程公司機關立即成立了“麥加輕軌24小時保障應急系統”,確保麥加輕軌的按期、保質、圓滿完成任務。
麥加輕軌項目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具有設計運量最大,室外溫度最高,同類工程工期最短等特點的輕軌鐵路項目,也是沙特國內50年來的第一個輕軌鐵路項目,是一項舉世矚目具有特殊意義的政治工程,建設工期僅22個月,單向客流每小時72000人。麥加輕軌工程全長18.25公里,它是一條用于緩解每年數百萬穆斯林在麥加朝覲期間交通壓力的軌道交通工程。線路的兩個端點為麥加禁寺和阿拉法特山,途經米納、穆茨達里法。其中高架線路為14.3公里。全線設車站9座,車輛段、綜合維修中心、控制中心各一座,房屋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麥加地鐵工程建設,困難重重,除所有國際工程普遍存在的語言、工作習慣等障礙外,本項目還存在以下限制條件:施工區域地處高溫和特大風沙區,夏季地表的最高溫度可達到攝氏70度左右。此地嚴重缺水,淡水比石油更加珍貴。自然環境十分惡劣,設計標準高。
麥加地鐵工程,是沙特王國的“頭號工程”,被57個穆斯林國家和13億穆斯林人民所關注。優質、高效地建設麥加地鐵,已經超出了企業間的商務行為,上升到了國家層面,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是一項為朝覲服務,樹立中國形象,發展中沙友誼,團結穆斯林國家和穆斯林人民的窗口工程,是中國鐵路走向穆斯林世界的一個里程碑和標志性的偉大工程。
十八局集團承擔此項任務后,派出了數千名精兵強將參戰,并在國內成立了麥加項目領導小組,負責國內人、財、物等資源的統一調配,先后緊急采購了幾億元機械設備運抵施工一線,組建了土方隊、石方隊、結構物綜合隊等十多專業隊伍,有序組織施工。
在麥加輕軌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十八局集團公司黨委書記郝趁義作出明確指示,要求國際工程公司機關立即成立了“麥加輕軌24小時保障應急系統”,確保麥加輕軌的按期、保質、圓滿完成任務接到郝書記指示,國際工程公司薛新廣總經理即刻召開部門以上領導會議,對如何快速、高效的為麥加輕軌做好國內后勤保障服務做出了具體安排。
首先,成立麥加輕軌24小時保障應急小組,國際工程公司副總經理張子榮任組長,負責每日向股份公司、集團公司領導匯報當天情況;公司副書記劉丹青、工會主席王維亞負責監督檢查值班工作。其次,設立麥加輕軌24小時值班室,值班室設立在機關917室,設專職電話、傳真機及網絡信息平臺。各部室負責人親自帶隊,機關全體人員參與,每日一個部門領導帶領兩個部員24小時輪流值班。明確值班人員職責,值班人員認真做好電話、傳真、郵件記錄,并按時做好交接工作。突發事件要及時匯報應急保障小組組長張子榮副總經理。再次,統一調配,聽從指揮,確保麥加輕軌人、材、物供應。國際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綜合辦公室聽從“麥加輕軌24小時保障應急小組”指揮,做好赴麥加員工和勞務人員的選派、體檢、護照、簽證、機票辦理等相關事宜,分秒必爭,急事急辦。后勤保障部與麥加項目保證聯系通道暢通,保證物資、設備的及時供應。
自5月22日起,十八局集團國際公司再次連續向麥加項目輸送技術干部91人,1000余外部勞務人員近期也將陸續抵達麥工地。截止5月28日上午8點,24小時值班室共接到電話十三次,處理緊急事件四起,真正架起了一座與麥加輕軌項目的空中信息通道。
據悉,為促進沙特麥加輕軌項目的決戰決勝,充分調動廣大參建職工的積極性,十八局集團開展了“起草一封慰問信、贈送一份慰問品、召開一次職工家屬座談會、制作一張親人慰問光盤、表彰一批先進勞模”等“五個一”活動,使國內外產生互動,激發了參建員工勞動積極性,促進了麥加輕軌工程建設。
目前,十八局集團上下各單位各部門已形成人人關心麥加輕軌,人人支持麥加輕軌的良好氛圍,確保麥加輕軌按期開通運營。 (伍振 王維亞 楊勇 胡艷芝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