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古鎮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縣西北部,背靠獅子山,近臨杞麓湖,總面積12平方公里,由納家營、古城、三家村3個自然村組成,常住人口8343人,外來流動人口12000余人,是一個以回族為主體民族,漢族、彝族、哈尼族、傣族、壯族、拉祜族等多民族居住的民族鎮,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和“手工業之鄉”。
納古鎮的回族大多數是元代著名回族政治家、云南省首任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的后裔。納古原為一個村公所,1988年建立納古回族鄉,1997年撤鄉建鎮,轄7個村民小組。
5月30日,中國清真網一行來到納古鎮,和該鎮領導進行了座談。
絕介紹,近年來,納古鎮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充分發揮自身傳統手工業和經商優勢,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走出了一條“生態立鎮、工業強鎮、科教興鎮、和諧發展”的特色之路。
改革開放以來,納古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1981年,試辦鄉鎮企業,組建納古有史以來第一個聯合企業——“納家營鋼窗廠”。此后,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到1988年建鄉時已經發展到200多個。
1997年,納古撤鄉改鎮,鄉鎮企業已發展到445個,涉及冶金、建材、化工、機械、交通、運輸、燃料、食品、塑料、皮革、貿易、服務等20多個行業,全鎮的社會經濟總收入達7.29億元。
2008年,全鎮實現營業收入36.07億元,實現利稅1.2億元。全鎮共有個體私營企業790多戶,從業人員8775人,企業工人年平均工資達13091元以上。全鎮規模以上企業達19戶,其中,營業收入上億元的企業達10戶。工業經濟已成為全鎮經濟的重要支柱,工業總產值占全鎮農村經濟總產值的98.85%,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業為主導產業,五金刀具、食品加工、商貿運輸協調發展的經濟格局。
納古歷史上文化教育發達,人才輩出。培養知名阿訇達400余人,將軍、舉人、進士30余人。20世紀,納古又產生了兩位著名的阿位伯文化專家、回族學者——納忠和納訓。他倆為促進中國—阿位伯文化的交流和中阿友好關系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納古鎮先后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省委、省政府授予“云南省鄉鎮企業百強鄉(鎮)”、“云南省鄉鎮企業五十強鄉(鎮)”,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小康達標鎮”等60余個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