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綠色的剪影,一輪火紅的太陽,配以簡潔明快的線條,下面襯出的是蘭州牛肉拉面字樣。綠色剪影仿佛一人正在用力拉面,手臂中間的線條恰是他手中上下抖動的面條。整個商標的外觀輪廓又酷似健碩的牛頭,象征著牛肉拉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牛肉。
日前,歷經5年時間9次申請,這個被有關部門譽為蘭州牛肉拉面產業化發展有力助推器和“金字招牌“的商標終于注冊成功。蘭州市商務局局長司德成坦言,心里面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蘭州牛肉拉面的注冊商標絕不僅僅是一個產品商標,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蘭州特有的社會資源。
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尤其對于一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蘭州和一個行業的通用名稱——牛肉拉面組合而成的、從法律層面來講似乎不可能成為商標的商品標識來說,最終還是成了“協調”出來的特例,可能更值得竊喜。因為類似于北京烤鴨、天津狗不理包子以及成都小吃、桂林米粉等都不可能再成為其二。
但它真的就能助力蘭州牛肉拉面的產業化發展?這個仍需時間檢驗。而其中,蘭州市有關方面想通過一件普通商標的注冊申請,達到證明商標的使用目的,其是否具有可行性也頗值得關注。
5年9次終成正果
從2007年蘭州市物價局對蘭州牛肉拉面限價伊始,到2009年蘭州城鄉建設發展投資中心精心策劃的蘭州牛肉拉面“抱團上市”,短短幾年內,蘭州牛肉拉面從全國媒體的質疑聲中逐年突破區域限制,迅速躥紅國內,聲名遠播。
2010年5月25日,中國商報記者從蘭州市商務局獲悉:備受關注的蘭州牛肉面注冊商標一事終于塵埃落定,蘭州牛肉拉面商標已經正式在國家商標局注冊,商標使用期限為10年。至此,一個寓意深刻、形象生動的標識將成為正宗蘭州牛肉拉面的“金字招牌”。
據了解,蘭州牛肉拉面注冊商標的申請從5年前就已展開,為取得這把“保護傘”,蘭州市商務局、市商業聯合會和市工商局曾多次到國家商標局申請。“這是一個普通商標,但費了不少周折。鑒于蘭州牛肉拉面的特殊性,國家商標局負責人最終同意在商標標識下加上表示地域的‘蘭州’字樣,這是對一方餐飲文化的肯定。”司德成表示。
而記者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所屬的中國商標網看到的申請記錄也暗合了這一說法。“蘭州牛肉拉面”商標注冊的申請記錄共有9條,其中最早的注冊申請始于2005年5月25日,緊接著是2006年5月22日,此后的7次均在2007年9月21日,只不過7次的申請是按照不同的商品/服務列表提出,并最終注冊申請成功,商標使用期限為2010年3月28日至2020年3月28日。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蘭州牛肉拉面獲得商標注冊,這是促進整個拉面產業化發展的一把“保護傘”,它的成功注冊在蘭州乃至全國市場亮出了蘭州牛肉拉面的形象標識,對整個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6月2日,蘭州市商務局營銷發展處處長劉志強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據最新統計,蘭州市有牛肉拉面館915家,從業人員9500人,年營業額達10億多元。蘭州的牛肉拉面館每年帶動的原料消費大約在5.2億元以上。這種聯帶效應在很大程度上帶動著蘭州東部黃土高原的養牛產業和西部河西走廊的面粉加工產業的發展。
所以,政府有關部門花大力氣來規范、引導蘭州牛肉拉面的發展也情有可原。
而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真正促使蘭州有關部門大力發展牛肉拉面產業的,居然是一個不愿提起但又經常被提及的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推薦食譜菜品展”推薦名單中,“新疆蘇氏牛肉面”赫然在列。而作為牛肉拉面之鄉的蘭州牛肉面因無人申報而榜上無名。之后,關于提升蘭州牛肉拉面形象及推進產業走向全國的呼聲此起彼伏。
普通商標的“證明化”
好不容易到手的“蘭州牛肉拉面”商標不僅在取得的方式上令人費解,在其使用上也頗讓人質疑。
據了解,這次“蘭州牛肉拉面”申請注冊的是普通商標。這無論是從司德成的介紹還是在中國商標網上查詢的結果都可以證實。但其申請人和商標持有人卻是既沒有生產牛肉拉面又沒有提供相關服務的蘭州市商業聯合會,這多少有些別扭。
有著多年商標代理經驗的北京海王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月凌表示,從法律角度上講,蘭州商業聯合會作為一個民間組織,既可以申請集體商標,也可以申請普通商標。盡管它目前沒有提供任何商品和服務,但不代表它以后不提供。
張月凌還擔心,一旦蘭州商業聯合會要是介入牛肉拉面的經營,無論是依靠其半官半民的身份,還是靠其獨占的商標專用權,都會涉嫌不正當競爭。而且,從目前我國行業協會組織的特殊身份來看,它也是可以成為行政壟斷主體的。
不過,據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為了培育和保護好牛肉面這一蘭州獨有的品牌和名片,蘭州市商務局已著手制訂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企業實施”為原則的牛肉面發展新模式。根據初步規劃,未來3至5年里,蘭州將建立起集科研開發、技術培訓、生產加工、物流配送、連鎖經營為一體的覆蓋全國的牛肉拉面產業體系,發展加工、配送、銷售、標識、管理、服務等“六統一”的連鎖經營店。
同時,還要打造一批上規模的龍頭骨干企業,以及旗艦店、全國的加工配送中心、專業技能培訓中心等一系列關聯產業集群。“到2015年,政府要選擇、培養10個以上具有實力的骨干企業推廣連鎖發展”,劉志強介紹,該項政策已出臺,被選定的骨干企業的推廣經營政府將給予一定的支持,5年內,國內的連鎖加盟店要達到1萬家以上。
看來,蘭州商業聯合會自身介入牛肉拉面的經營的可能性不大。但另外一個問題又來了,那就是商標的使用問題。作為普通商標,自己不經營,如何使用?
劉志強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注冊商標標識的使用將是無償的,采取企業申請、商標所有人成立的評定機構評定、簽訂商標使用協議、頒發授權書的使用辦法。只要符合牛肉面經營的相關標準和條件,蘭州市商業聯合會就會授權其使用。
先行評定、然后授權、最后免費使用,這完全有理由說明,蘭州商業聯合會把“蘭州牛肉拉面”普通商標當作證明商標在使用。哈爾濱大唐商標事務所相關人員表示,嚴格意義上講,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而在現實層面,其實蘭州商業聯合會也會面臨很大的風險。一旦有相關企業起訴,到時問題就不好解決了。該人士不無擔憂地說。
張月凌律師也表示,其實類似于“蘭州牛肉拉面”這種商標組合,可能注冊集體商標或者證明商標更利于商標保護和產業發展。像揚州市烹協申請的揚州炒飯證明商標和福州市橄欖行業協會申請注冊的福州橄欖地理標志集體商標,都值得借鑒。
蘭州當地知情人士也認為,蘭州有關部門應該在制定牛肉面行業的行業標準或質量技術標準的基礎上,為“蘭州牛肉面”申請證明商標注冊創造條件。同時要大力推進蘭州牛肉拉面商標授權使用工作,對經營規范并符合蘭州牛肉拉面標準的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經考核授權其使用蘭州牛肉拉面商標;對存在問題多、影響蘭州牛肉拉面聲譽的門店,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取締和清退,保護好“蘭州牛肉拉面”這一金字招牌,為蘭州牛肉拉面產業快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一場行政搭臺的鬧劇?
2008年北京奧運會,蘭州牛肉拉面缺席了。但蘭州有關部門對于蘭州牛肉拉面的種種政策和措施卻一出接一出。而且都備受質疑。
2007年6月,在一部分牛肉拉面業主協作漲價之際,蘭州市物價局對全市牛肉面進行限價,由此引發媒體對政府的質疑,認為這是蘭州市政府的一次行政越位,破壞了市場公平。正如絕大多數蘭州市民坦言:外界永遠讀不懂牛肉面限價令,因為他們永遠無法理解牛肉面在一個蘭州人心目中的地位。這紙限價令使蘭州牛肉拉面的社會地位在媒體的爭論聲中迅速上升。
2009年,借著這股熱勁兒,蘭州城鄉建設發展投資中心積極組織推進蘭州牛肉拉面“抱團上市”,沖擊創業板。在當地媒體的關注下,國內媒體再次聚焦蘭州牛肉拉面,這次“抱團上市”雖然早已流產,但其對蘭州牛肉拉面的宣傳和推動效應顯而易見。
而這次飽受質疑的商標事件,是否仍是一個炒作的噱頭,也還不得而知。
但不管怎樣,蘭州牛肉拉面的發展成就了一個產業,借助蘭州牛肉拉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周邊省區及市縣的眾多經營戶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經營蘭州牛肉拉面,加快了蘭州牛肉拉面走向全國的步伐。此前媒體報道的數據是:國內現有蘭州牛肉拉面館近5萬家,年營業額近200億元,吸納就業50多萬人。
如何使用好商標這張王牌,實際上也考驗著蘭州相關部門的智慧。據劉志強透露,蘭州商業聯合會屆時將成立一個專門的評定小組或專家委員會,其辦公經費由行業協會會費承擔,受評定的業主并不承擔費用。
但記者頗為疑惑的是,蘭州商業聯合會會員難道都是拉面企業?不然,非拉面企業憑什么眼看著自己上交的會費而被濫用到與自身發展沒有任何關系的項目上呢?對此,劉志強沒有正面回答。
此外,既然申請商標,最大的好處無非就是防止侵權。在蘭州城還好說,但一旦出了蘭州市情形就大不一樣了。據了解,在甘肅其他城市,打著諸如“正宗蘭州牛肉拉面”招牌的牛肉面館比比皆是。“針對這些企業,維權工作下一步肯定要做。”劉志強表示,具體的辦法還在醞釀之中。
維權辦法也值得期待。但要維權就得有成本,而高昂的維權費用又從何來?這些都是一個謎。同時也是制約“蘭州牛肉拉面”商標使用和維權的諸多障礙之一。
而且,據了解,蘭州市內現有的近千家牛肉拉面館大多使用店主姓氏姓名或其他特定稱謂的招牌,如金鼎牛肉面、馬子祿牛肉面等,由于地域的特定性,很少有使用“蘭州牛肉拉面”字樣的招牌。使用統一商標吧,這么多年培育起來的品牌效應化為泡影;不使用吧,又擔心被有關部門認為不正宗。
對此,劉志強解釋,商標授權使用是政府的一種引導機制,相當于對蘭州牛肉拉面的等級認定,而非強制措施,不會影響市內牛肉面館的正常經營。但要使用這個商標,就必須在牛肉拉面的制作、從業人員資質、硬件設施和管理、服務上達到要求水平,但店面、門頭無須統一,業主仍可保留自己的品牌特色。當大多數店面打上這個商標時,蘭州牛肉拉面的整體水平才得以提升。
蘭州牛肉拉面肯定要發展,而且產業化無疑是個很好的方向。但關鍵如何發展,更能兼顧法律的嚴肅性、產業的長遠性以及各大企業的效應,可能遠不是一個商標就能解決的。
相 關
牛肉面商標:“協調”出來的特例
商標終成正果固然值得欣喜,但一個普通商標需要5年時間9次申請,其背后的原因又不得不引起注意。是有關主管部門的失職?還是相關申請人本身就存有瑕疵?抑或其他……事實上,這從蘭州牛肉拉面申請被否的理由中我們不難發現蛛絲馬跡。
據蘭州當地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蘭州牛肉拉面第一次申請注冊商標應該是在2005年5月份,當時是以蘭州牛肉拉面行業協會的名義提起的。但最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以“申請商標不具有惟一性”為由駁回不予注冊。時隔一年,蘭州牛肉拉面行業協會再次在第30類申請注冊了“蘭州拉面”和“蘭州牛肉拉面”商標,在第43類注冊了“蘭州拉面”商標,其結果都可想而知。
該人士說,由于“蘭州牛肉面”并非是一個企業或者某個組織獨創的品牌,具有排他性的品牌效力,更沒有指定使用某種面粉或某種配料的特殊要求。因此,蘭州牛肉面僅僅作為一種普通的大眾面食,已成為一個行業的通用名稱,不具有《商標法》中商標保護所要求的惟一性和顯著性特點,在當時來說,“蘭州牛肉面”要申請商標注冊,尚不具備商標注冊的條件。
但如今,條件仍是當初的條件,只是時間推遲了幾年,結果就大相徑庭了。一個省市級行政區劃和一個行業內的通用名稱組合在一塊,居然申請普通商標還成功了。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翟格民律師聽到這一消息,直呼“不可思議”。
翟格民介紹,首先根據我國《商標法》第十條的有關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而蘭州牛肉拉面顯然不屬于以上三條“可豁免”條款之列。
而且,正如當初商標局否決其注冊時的理由,蘭州牛肉拉面是一個行業通用名稱,不具有惟一性。按照《商標法》也是不允許注冊商標的。翟格民表示,現在兩個絕對不可能的組合居然還順利通過了,真是令人費解。
但蘭州市商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的一席話,似乎也可從中略見一斑。之所以注冊申請如此“曲折”,是因為根據相關規定,原則上商標中不能含有縣級以上地名,但鑒于蘭州牛肉拉面的地域特點,如果不出現地名,將失去其商標注冊意義。最后經過多次與國家商標局的協調說明,才得以注冊成功。
難怪劉志強在向中國商報記者闡釋蘭州牛肉拉面得以成功注冊時說:“這算是一個特例。”但哈爾濱大唐商標事務所相關人士認為,除集體、證明商標外,行政區劃名稱無第二含義,是不能被核準申請注冊商標的,“蘭州牛肉拉面”注冊商標是“協調”的結果,核準該商標注冊申請違背商標審查標準。
對此,中國商報記者幾次致電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進行咨詢,但都被有關工作人員以相關領導不在不便接受采訪為由婉言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