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冒牌貨”價值得證實
香棒蟲草,一種在山西土生土長的地道蟲草,因蟲體所感染細菌為香棒蟲草菌而得名。三十年前,被藥商發現并帶入醫藥市場,一直以冬蟲夏草“冒牌貨”的身份存在。
為了給香棒蟲草正名,2007年年底,山西省藥檢所成立“山西特有香棒蟲草藥用價值與保護性開發研究”課題組,研究發現,香棒蟲草與冬蟲夏草的生成方式一致;化學成分和藥效學作用與冬蟲夏草非常相似;甚至,某些功能活性物質含量高于天然冬蟲夏草。
2010年4月下旬,省科技廳專家組成果鑒定評審認為,該課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日,本報記者得到消息后,首次獨家深入香棒蟲草產地,揭開了山西籍“冬蟲夏草”的神秘面紗。
1 探訪香棒蟲草產地
深入實地采訪之前,記者與山西省藥檢所科研人員施懷生有約在先:為了保護產地的生態環境,文中不提及香棒蟲草產地名稱,以防該地蟲草遭毀滅性采掘。這里,記者姑且稱走訪的山為“蟲草山”,走訪的縣為“蟲草縣”,走訪的村為“蟲草村”。
“蟲草山”郁郁蔥蔥,氣候宜人,是一座天然的野生中藥材寶庫。
中午時分,在海拔已近
翻山越嶺之后,記者終于來到了香棒蟲草產量較大的“蟲草村”,這里地處“蟲草山”的腹地,手機在這里沒有信號,村民只能靠座機電話與外界保持聯系。盡管山外已是酷暑時節,山里的氣候卻依然很涼,有的山民還穿著保暖內衣和毛背心。
山里的公路從村子中央穿過,靠路居住的四五戶人家開著小飯店。所謂的“冬蟲夏草”是每家小飯店的賣點。飯店門外都掛著一塊小黑板,黑板上寫著“當地特產:土蜂蜜、木耳、石茶、冬蟲夏草”。其中的兩戶給記者展示了他們的“存貨”,有的采回來不久,蟲草還是濕的,蟲體肉嘟嘟的;已經曬干的蟲草呈黃色,蟲體蜷曲,長約
蟲草多分布雜木林間
在記者的要求下,一位藥農答應帶記者去采蟲草,由于已經過了采蟲草的季節,尋找并不容易。在一個山坳處,記者隨藥農棄車步行,沿著山陰處的小路一直向上,頭一天剛下過雨,山路十分濕滑,行進也很艱難。香棒蟲草一般分布在海拔1500―
2 身價至少漲了30倍
“蟲草村”的侯佃中,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他說,在這座大山里,蟲草自古就有,他小的時候跟老人們一起上山采藥,挖別的藥材時,也能挖到這種東西。只是,那時大家都不知道這東西的用處,采到就扔了。
從1980年代起,產自青海的冬蟲夏草被各地藥材商相中,炒作之勢愈演愈烈。來“蟲草山”采購藥材的藥商,才注意到山西也有這種寶貝,開始有意識地收購,當地藥農也開始有意識地采挖。
侯佃中老人的說法,記者在姜長志處得到了證實。姜長志是“蟲草村”當地林場的醫生。1977年,他從衛校畢業,進入林場工作。可以說,見證了香棒蟲草在當地一步步聲譽鵲起的整個歷程。
藥農有意識地采挖蟲草始于1982年。一般情況下,蟲草與九節菖蒲處于一個生長地帶。藥農挖九節菖蒲時,難免挖到幾根蟲草。那時,有個供銷社代藥商收購藥材,東北的一個藥商發現了蟲草后,指定要收,當地農民才開始大面積地采挖。
最初,一根蟲草才5分錢,隨著收購量的增大,身價也開始上漲,從0.1元到0.15元,到后來的0.3元、0.5元,再到如今的1.5元,甚至2元,特別好的1根能賣到5元,三十年來,香棒蟲草的身價至少漲了30倍。
3 冒充冬蟲夏草入市
隨著身價的不斷上漲,加入采挖蟲草行列的農民也越來越多。香棒蟲草一年有兩次采收季節,第一次在農歷二月,凍土消融后開始采挖,至農歷四月下旬結束。第二次是農歷八月下旬至農歷十月底結束。一到采收季節,當地藥農大多舉家出動。在山間公路兩旁,隨處可見藥農停放的摩托。蟲草的產量沒變,采挖的人卻多了,因此,攤到個人頭上的采收量也就小了。最初,一個農民一天能刨1000根,到后來,越來越難采,如今,一天能采三四十根就不錯了,姜長志說,“采到100根的就是好手。”
來收藥的人也越來越多,河南人、廣東人、福建人、太原人紛紛加入來“蟲草山”收購“冬蟲夏草”的行列。這些收購來的香棒蟲草,一部分直接作為冬蟲夏草的次品,以每根20元甚至更高的價格售出;一部分則直接入了成藥,制成蟲草煙、蟲草酒或蟲草補品銷售。
事實上,香棒蟲草最初進入山西省藥檢所的視野范圍,也是作為冬蟲夏草的偽品被送檢。山西省藥檢所科研人員施懷生稱,香棒蟲草為我省的獨有資源,在民間已有20多年的藥用習慣,用于治療小兒驚風等癥,在內蒙古等地被用來制作蟲草煙、蟲草酒,同時在全國各地作為冬蟲夏草的代用品大量流向醫藥市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醫藥市場的混亂,給藥品監管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4 藥效堪比冬蟲夏草
近30年來,由于產量小,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再加上市場炒作,冬蟲夏草的價格上漲了近1000倍,目前中檔蟲草為200―300元/克。
高額利潤的驅使下,冬蟲夏草造假愈演愈烈。尋找冬蟲夏草的替代品成為國內藥學界研究的熱點。國內關于北蟲草、涼山蟲草、九州蟲草及各地發現的類似蟲草的實驗研究證明,冬蟲夏草中的有效成分在其他蟲草類中存在。
在此背景下,2007年年底,山西省藥檢所將香棒蟲草的研究開發作為重點項目啟動;2008年6月,成立課題組申報省科技攻關項目,并于2009年3月正式獲準立項。為了準確掌握我省蟲草資源整體情況,課題組專家高天愛等歷時兩年,四次奔赴全省各地,數次進入深山老林,冒著大雨和泥石流的危險,風餐露宿,探詢蟲草生長地的原始生態環境。
研究共發現六個蟲草新品種,并進行了香棒蟲草可藥用品種與冬蟲夏草的指標成分對比研究,結果顯示:香棒蟲草與冬蟲夏草的生成方式一致;化學成分和藥效學作用與冬蟲夏草非常相似;甚至,某些功能活性物質含量高于天然冬蟲夏草。其功能主治也與冬蟲夏草相似:補腎益肺,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虛喘,勞嗽咳血,陽痿遺精,腰膝酸痛。
5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施懷生認為,將香棒蟲草作為一種新的藥用資源替代或部分替代冬蟲夏草,可以大大緩解冬蟲夏草的市場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如果能將香棒蟲草進行產業化深層開發,其潛在的經濟價值不可估量。但施懷生堅稱,山西香棒蟲草的開發,切不可走冬蟲夏草的老路子。施懷生曾到過冬蟲夏草的主產地,“環境被破壞,植被無法恢復,已經不成樣子了。”香棒蟲草的生成環境是幾億甚至幾十億年形成的,可想要破壞只需要3年就足夠了。在香棒蟲草沒有遭遇工業化挖掘之前,想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更重要。
目前,省藥檢所的思路是,對香棒蟲草進行人工培植研究,以家養繁殖替代野外采挖,對形成香棒蟲草的昆蟲和真菌培養繁殖,促進接種,實行作業區放養。
山西特有香棒蟲草的可持續發展,相信不是一個夢想。
■產量
香棒蟲草為我省的獨有資源,在民間已有20多年的藥用習慣,用于治療小兒驚風等癥,在內蒙古等地被用來制作蟲草煙、蟲草酒。
根據已探明的蟲草分布,“蟲草山”地區的蟲草年產量為100萬―150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