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寧夏吳忠段
吳忠金積產業區內的某清真豆制品生產車間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華民族母親河蜿蜒流淌千載,所經之處,穿越的城市屈指指可數。6月29日,記者在黃河穿越而過的城市之一—寧夏吳忠市了解到,根據吳忠市老城區和新城區的規劃,這里未來將把黃河水引入環城市水系,一座城水交融的宜居新城將迎接世人。
黃河流經吳忠境內全長69公里,水流比較平緩,水位和城市地面標高相近,這為引水入城提供了保障。據吳忠建設局提供的城市規劃圖顯示,吳忠市在原有老城區的基礎上,沿黃河堤岸規劃新濱海新區。新區內規劃了教育區、產業區、文化區和住宅區等,重點是在將城市原有濕地重整的基礎上,引入黃河水,建成完整地環繞新老城區的水系,屆時整個吳忠市被青山綠水環繞,城市功能區域分布整齊,更適宜市民居住。
記者在尚在建設之中的吳忠市新城區看到一派生機勃勃的建設場面,一幅今后在新城市生活學習工作的場景也漸漸在腦海中清晰起來。
新農村建設:吳忠市利通區古城灣小區
一排排青瓦白墻的平房院落,體現出明清時代建筑風格,也是傳統回族民族的建筑風格,這就是吳忠市利通區古城灣新區正在建設中的農民拆遷補償新居。
政府計劃從2009年10月起,利用兩年時間完成1000戶農民新居,改善農民生活居住條件。新居房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保溫材料具有較強抗震性,建房資金來自各級政府補助和農民自籌,每戶房屋約100平米,單價1200元/平米左右。據利通區古城鎮副書記劉志邦介紹,除了民居,這里還規劃了休閑廣場等配套設施,以及特色農家樂旅游項目。待建設好,這里將成為一個集文化娛樂、社區服務、農家樂旅游為一體的新農村。
教育園區:教育城市化
來到吳忠市新區教育園,記者仿佛進入了大學城,路邊的學生在車站等車,兩旁圍欄之內,一座座灰瓦頂的教學樓安靜矗立,青草蔥郁,綠樹盈盈。
這里集中規劃了從中學到大專等學校。據吳忠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力介紹,為了整合教育資源,加強特別是城市的優勢教育力量,吳忠市新區教育園將幾所同地區同級別學校撤并整合后,在這里集中建新學校,而農村地區就以各地中心學校為主,當孩子們升入高級別學校時,將會在這里集中接受優質教育。例如,記者在現場看到的回族中學就是撤并整合了5所中學后新建的。
產業園區:國內唯一的清真食品產業園
吳忠市是著名的回族之鄉,50%以上人口為回族。近年來,吳忠市大力發展清真食品生產加工產業,力爭成為我國最大的清真食品生產加工基地。
記者在吳忠的金積工業園看到,這里有清真水餃、清真休閑豆制品等生產工廠。工業園區成立于2006年9月,除了引進穆斯林用品生產企業外,也為想發展壯大的中小企業提供廠房租賃等,保證其孵化成長。
據介紹,截至2009年底,園區引入入園企業84家,完成工業總產值3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