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張地圖中,覆蓋著紫色的國家具有最高的平均IQ,而覆蓋著暗紅色的國家則IQ最低。(圖片提供:WikimediaCommons)
你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孩子更聰明一些?讓他們健健康康地成長或許會大有幫助。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全球范圍內的智力差異能夠用傳染病發生的不均衡狀況加以解釋。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受到傳染病嚴重影響的國家往往具有最低的平均IQ(智商)。他們認為,這些疾病阻礙了兒童的大腦發育,與此同時,他們的結論還綜合考慮了其他的因素。
據美國《科學》雜志在線新聞報道,這項新研究基于2002年首次出版的一本存在爭議的書——《國家的IQ與財富》——中提供的數據。在書中,英國阿爾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RichardLynn和芬蘭坦佩雷大學的政治學家TatuVanhanen,對已經發表的文獻進行了調查,從而給出了81個國家的平均IQ。通過拉平鄰國的IQ,他們同時還估算了另外104個國家的IQ。在這份名單中,中國香港地區的平均IQ最高,達到107。作者提出,IQ的國家差異至少能夠部分解釋各國的財富差距。2006年,他們補充了包括113個國家的IQ測算結果,并對79個國家進行了新的評估。
幾個研究團隊曾試圖解釋這種模式。在新的研究中,美國阿爾伯克基市新墨西哥大學的生物學博士ChristopherEppig和他的同事提出,低IQ取決于傳染病造成的代價。研究人員將其稱為“寄生生物—壓力假設”,該理論認為,那些感染了“寄生生物”的兒童——研究人員將其定義為從腸道寄生蟲到細菌和病毒的一切因素,不得不耗費更多的能量用于抗擊感染。結果導致這些孩子只有較少的能量用于大腦的發育。Eppig和同事斷言,那些傳染病肆虐的國家將具有較低的智力水平。
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研究人員將Lynn和Vanhanen在2006年給出的數據,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4年頒布的傳染病數據——調查了包括瘧疾、肝炎和破傷風在內的28種傳染病造成的早亡和疾病情況——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統計學分析。研究人員同時重新研究了其他團隊給出的與IQ有關的因素,例如營養、讀寫能力、教育、國民生產總值以及溫度。
最終的結果似乎支持了最初的假設。研究小組在6月30日的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網絡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當研究人員獨立分析每個因素時,他們發現,與其他變量相比,傳染病壓力似乎與平均IQ的關聯更為密切。Eppig指出:“在智力水平的全球變化中,寄生生物所造成的影響占到了67%。”為了進一步評估這種關系,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統計模型,從而使其能夠驗證傳染病壓力相對于之前給出的其他與IQ有關的變量——例如教育水平、溫度、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距離以及財富——的影響能力。最終傳染病壓力再次成為了最關鍵的因素,盡管溫度以及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距離也能夠解釋其中的一些變化。
Eppig指出,他們的研究并不能夠排除任何其他因素。他說:“我從未說過寄生生物是影響全球智力水平差異的唯一因素。”
美國巴爾的摩市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小兒心理學家MaureenBlack對此表示了懷疑。她強調,健康本身并不足以滿足全部的大腦發育。Black說:“對于兒童發展智力水平而言,他們不但需要強健的身體以及不得傳染病,同時還需要探究的機會以及富足的環境。”而平均IQ較低的國家顯然缺乏這樣的機會。
然而美國夏洛茨維爾市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傳染病專家RichardGuerrant則認為,研究人員正處于正確的軌道上。他的研究表明,痢疾、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與較低的IQ之間存在關系。Guerrant指出,接下來的挑戰將是搞清其背后的確切機制。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