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晴,30日午后世博園區溫度超過了35℃,游客依然興致不減。在世博園內,遮陽棚、遮陽傘和噴霧裝置因為高溫都已開啟。世博局也特意在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洪浩表示,如果以后上海最高溫度超過35℃,世博局還將向每一位入園的游客贈送一把扇子。
未來三天最高溫達34℃
35.4℃,上海30日發布入夏后的第二個高溫黃色預警信號。不過,或許本周高溫并不會就此罷手,而是可能打出一套“組合拳”。記者30日從上海中心氣象臺了解到,從1日起到周六,連續三天的最高氣溫預報值都達到34℃,極有可能會出現連續高溫。
29日申城還是大雨滂沱,可30日隨著副熱帶高壓西伸,申城受其邊緣影響,日照強烈,氣溫攀升迅速。上海中心氣象臺11時05分對外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信號。午后達到高溫的地區為浦東、徐家匯和松江,其它地區最高氣溫在32℃至35℃之間,這也是上海市自入夏以來出現了第2個高溫日。
上海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張瑞怡表示,根據目前分析,從30日起到本周六,江南主雨帶都在淮河流域,周日才開始南壓。這意味著在周日之前,上海午后局部陣雨或雷雨,氣溫高、濕度大,體感悶熱。預計在未來三天,申城最高氣溫都在34℃左右,不排除出現連續高溫的可能。由于午后感覺較熱,專家提醒市民外出和游園時要注意防暑和補水,市民還需及時關注天氣信息,安排好出行等有關計劃。由于天氣較熱,體弱多病的游客最好是避峰觀摩。
腹瀉中暑的人多了
記者從園區醫療點了解到,隨著氣溫和參觀人數雙雙攀高,本月世博園區內醫療站點接診游客的病種與上個月相比發生較大變化。腹瀉、中暑的游客每天都在增加。
世博園B片區仁濟醫療站的醫生告訴記者,外傷就診的游客與5月相比,已經沒有那么多。但是在就診者中,近期腹瀉和中暑游客數量明顯增加。
在醫療站,來自江西的小女孩費麗晴告訴醫生,因為天氣熱所以連吃了兩三根冷飲,結果沒一會兒就拉肚子了。醫生告訴記者,像這樣貪涼導致腹瀉的游客不在少數。他提醒道,在觀博過程中,不能過分貪涼,不要過多食用冰淇淋或飲用冰鎮飲料,過多食用則直接導致腸胃溫度下降,干擾腸胃正常蠕動,誘發腹痛、腹瀉。此外,游客攜帶入園的食物最好是干糧,避免攜帶易變質食物,蔬菜瓜果要注意洗凈或去皮;不要頻繁在室內外進出,特別是身體較弱的老人和兒童,要特別注意場館內外的溫差;觀博要量力而行,要及時補充水分。游客可以自帶一些鹽,兌淡鹽水喝,也可以多吃一些水果。
地鐵站成“避暑勝地”
30日下午,一輛世博大道越江線即將抵達浦西企業館終點站,乘客開始紛紛起身準備下車。坐在車最后排的兩名游客,在睡夢中被周圍小小的“躁動”吵醒,其中一人揉揉眼睛,伸了一個懶腰后很不情愿地對他的游伴說:“這么快就到了啊,車上的空調真舒服,要是能來來回回一直乘下去就好了,實在是熱死了。”他的游伴聽了,也點頭稱是。最終,兩人很不情愿地被終點站的志愿者“請”下了車。
30日的高溫,讓不少長時間參觀和排隊的游客都感到體力不支。于是,他們都開始找尋園區一個個陰涼“場所”歇歇腳。
許多游人選擇了園區內的地鐵站避暑。記者在世博大道站看到,一些游客坐在站臺里,車來了也不上車,上前詢問才得知,原來是天太熱了來避暑的。據一名13號線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地鐵站位于地下,空調比較舒適,客流也不是很大,且沒有像園區公交車那樣終點站必須下車的限制,地鐵站及列車上成為了良好的避暑場所,“但只要他們不影響車站和列車的運營,我們一般不會上前制止”。
高溫到來后,園區內遮陽傘旁的加濕器也都投入“工作”。不少游客玩累了,坐在遮陽傘下的長凳上,輕輕搖著扇子,同時享受著水汽降溫帶來的一份舒適。記者在浦西企業館門前看到,增濕器下的座位幾乎座無虛席,有些游客在這份愜意下,坐著進入了夢鄉,當然也提醒游客在休息時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財物。
高溫天將發扇子
根據世博局官方發布數據,遮陽避暑設施將在近期增加,其中在遮陽傘下增加凳椅17000多個,座位總數達到10萬個;新增遮陽傘3000多頂,總數達到12000頂;累計為各類展館搭建遮陽棚24000多平方米,遮陽棚內安裝1000多臺電風扇和一大批噴霧設施;園區直飲水龍頭總數達到2000多個。此外,還增加了190多輛飲料、冷飲臨時售貨車。
為進一步加強防暑降溫工作,在衛生部門支持下,主辦方將繼續充實園區醫療急救力量,通過新聞媒體和手機等載體加大宣傳高溫季節的疾病預防知識。
洪浩在3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如果上海最高溫度超過35℃,世博局還將向每一位入園的游客贈送一把扇子。
進入7月份,除了高溫天以外,強對流天氣、臺風、雷電等極端惡劣天氣也隨時可能發生。這兩天,世博局正在增派人手加強易積水地帶和排水系統的巡查,加大各類設施的檢查檢修力度,加強防雷防潮防霉工作,加強園區氣象服務,提高天氣預報頻率。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