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木·馬木提是新疆阿圖什人,在新疆阿圖人大多數會選擇經商。他們大多以邊境貿易發家,并且精明能干。
如克里木·馬木提告訴記者說,“阿圖什地理環境惡劣,造就阿圖什人想致富,想過上好日子的想法,與生俱來地緊迫感和高度的警惕心,讓阿圖人選擇了走出家門,去謀生,去發展。”
克里木·馬木提作為新疆少數民族企業家的代表之一,對少數民族經商有著自己的見解。他在90年代中期介入餐飲行業前,一直在中亞、中東國家進行邊境貿易行業。在幾次邊貿生意賠錢后,他總結了一個道理,“干邊貿,我們就是一個高級打工仔,我們成為市場和企業的中間人,介于之間誰的主業做不了。我總在想我要做實體、做實業,成為掌控自己生意的主人。”
由此,他考察了很多行業,比如畜牧業、比如農業等。在考察時,他又發現這些行業雖然可以致富,但對于解決維吾爾就業卻不是一個有效的辦法。他說,“我發現餐飲業是科技含量最低,而且最能為就業提供方便的行業。只要將餐飲業創出文化品牌,決不會從市場中消失。特別對于維吾爾人因為語言不通,成為就業和對外交流的障礙,餐飲業成為他們就業的便捷通道。
“全國有167個縣市,如果每個縣市有10個米拉吉店,每個店有30名員工,將會有多少維吾爾人就業。”克里木·馬木提說到。
因此,克里木·馬木提用國外作貿易的2000萬投入到他的第一個米拉吉餐廳。他說,“因為當時只考慮到營造一個具有文化品位的餐廳,沒有過多地考慮到回收成本,到目前為止,只開了3個分店。這讓他感到經營餐飲業走了很多彎路。如果當時,采用肯德基等快餐經營也許效果會更好。”
其實,在烏魯木齊有很多人已經接受了米拉吉餐廳的定位風格,很多單位和個人如果有朋友來烏魯木齊,本地人都會以自豪和驕傲的心態帶朋友們來米拉吉。
很多外地游人來過米拉吉都會問是否會去北京、上海開店。其實,這也是克里木·馬木提的夢想,他說,“這是我最大的夢想啊,去北京開店。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我希望自己的夢想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