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以南,有個叫水西溝的小鎮,這里風光秀美,氣候宜人。人們把它比作瑞士的達沃斯,小巧、秀氣。現在,去水西溝的人,都會去看看一個現代化的農業園,這里是中國西北部最大的花卉種植基地,四季鮮花綻放,玫瑰飄香。今天的節目里,我們就向您介紹這座農業園的主人,被譽為“西部玫瑰女王”的李萍女士。
天牧農業園的現代化智能溫室
李萍經營著一家專業從事花卉生產、中藥材種苗、林木繁育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資產達1.2個億,擁有60多名職工。公司下屬的現代農業園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溫室設施和技術,主要種植超級大玫瑰切花和盆花大花蕙蘭。
走進溫室,五彩繽紛,花香四溢,心情也不由得輕松起來。占地5公頃的溫室里,一叢叢紅色、黃色、黑色、粉紅色的玫瑰花競相開放,碩大的花朵挺立枝頭,笑盈盈地迎接遠方的客人。溫室一側的大花蕙蘭挺拔高大,姿態優美,含苞待放。在美麗的花叢中,我們見到了正在忙碌著的回族企業家李萍女士。
也許是和花接觸得多的緣故,人到中年的李萍女士顯得年輕又漂亮。她皮膚白皙光亮,一雙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流露出熱情又成熟的目光,一身粉紅色的外衣把她映襯得容光煥發,神采奕奕。李萍指著一株大花蕙蘭向我們介紹說:
“這是我們生產的大花蕙蘭,你看這個花色非常漂亮。大花蕙蘭是我們從韓國引進的一個新品種。今年上市的大概是兩萬盆,春節前供不應求。我覺得大花蕙蘭會為烏魯木齊市的大眾生活增添一些亮麗的色彩。”
也許是血液中蘊含著經商的天賦,大學畢業后李萍沒有滿足當一名普通職員。1996年,她辭職經商了。憑借著聰明才智和過硬的語言能力,她做起了外貿生意,而且很成功,她創辦的企業——新疆天牧實業有限公司,讓她在商海中站穩了腳跟。但李萍不滿現狀,在享受成功的同時,她更向往一份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業。
于是李萍四處考察,找專家學者討教。有位專家對她說,你做農業吧,農業賺錢少,但是有活力。為此她還專門出國考察了一番:
“農業做什么項目呢?就去考察一下,我到德國、英國、法國、荷蘭、意大利這些歐洲最先進的國家,看到了最現代化的農業。有一次,我記得到荷蘭看到了一個40公頃的玫瑰園,進去一望無際的玫瑰,我的心有一種被震撼的感覺,看到那種壯觀的景象心都會飄起來。”
就這樣一次偶然的機會,李萍找到了能使自己快樂,并值得用一生去經營的事業,那就是在新疆建立花卉種植基地。
回國后,李萍籌備建設花卉基地之初,卻遇到重重難題。新疆的自然地理條件十分不適合種植花卉,如果引進智能溫室,投資風險太大了。但在荷蘭看到的那一幕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李萍的腦海中。她有一股拗勁,越是不可能的事,就越想去試一試。從此,李萍義無反顧地做起了自己喜愛的“花的事業”。
發展一個企業所面臨的困難和艱辛是巨大的。李萍把所有的心血都獻給了她的玫瑰。玫瑰對溫度要求極嚴,如果溫度掌握不好,就不能按時開放。于是李萍就住在大棚里,像養育孩子一樣守護著她的花朵。
除了技術上費心,對工人的管理,李萍也花了很多心思。李萍吃的苦,員工們看在眼里;李萍對員工的好,他們更是記在心里。作為公司的老板,李萍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對員工也關懷備至,因此她的企業匯集了一批優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湖北農業大學畢業的張朋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非常滿意,他說:
“李總對我們員工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給我們創造了比較好的環境。我們每個宿舍都配有閉路電視、電話,這個條件在新疆好多企業都是比不上的。剛來的時候,李總會派我們到云南等很多地方學習,在外面增長知識之后再和實踐結合起來。”
先進的技術、人性化的管理,確保公司有了較快的發展,李萍的花卉基地獲得了成功,她被譽為中國“西部玫瑰女王”。對于企業的未來,李萍充滿信心:
“目前我們已經非常成功地把阿拉木圖、吉爾吉斯和阿塞拜疆的市場拓開了。我覺得這個事業的前景特別廣。我現在的想法就是把花卉做好,下一步再發展香料玫瑰,準備和韓國在香料玫瑰、精油加工這塊合作一下。再一個要發展旅游觀光。”
李萍就是這樣一個敢想敢做、熱情樂觀的女人,男人們敬佩她,女人們羨慕她。員工馬光華這樣評論李萍:
“我非常羨慕和敬佩她,作為一個女人,做這么大的企業確實不容易,所以我在工作當中也是盡職盡責,認真負責地干好每項工作才能對得起我們老總。”
與李萍的談話是輕松和快樂的,我們不僅為她的幽默所吸引,更感嘆于她的成熟和自信。一個愛花的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業,該是多么快樂啊!(李光明 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