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出頭的張先生,血糖一直不大穩定。連日來天氣燥熱,他一口氣吃掉多半個西瓜,引發了他的血糖上升、尿糖增多,糖尿病的典型表現也隨之對他進行了“偷襲”。對此,黑龍江省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哈醫大附屬第一醫院博士生導師、內科教授王桂照提醒大家,水果味道雖然鮮美但不宜食用過量,小心吃水果也有“雷區”和“誤區”。
專家說,水果雖好但不是多吃就對人有好處,應因人而異、因水果而異。比如,蘋果中含有糖分和鉀鹽,吃多了對心臟負荷加重,像冠心病、 心肌梗塞、腎炎之類的患者就不宜多吃;柑橘性涼,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癥狀;梨子含糖較多,糖尿病人吃多了會引起血糖升高;柿子含有單寧和柿膠酚,胃腸不好或便秘的人應少吃,否則容易形成柿石;就菠蘿來說,某些人食用會引起過敏反應,因其含有蛋白酶,食用前最好用鹽水浸泡以破壞蛋白酶成分,凡有胃潰瘍、胃臟病和凝血功能障礙者,還是不食此水果為好。
專家指出,年輕人喜歡用水果代替正餐,而僅靠水果減肥是不可取的,缺乏蛋白質、缺少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時間長了勢必造成營養匱乏甚至引起某些疾病。同時,中老年人喜歡用水果代替蔬菜,而光靠水果補充維生素也是不對的,盡管水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但其含量遠低于蔬菜,就維生素C的含量來說,廉價的白菜、菠菜要比蘋果、桃、梨等果品高出10倍左右,而辣椒甚至高達近20倍。正常的吃法是:每頓吃蔬菜,每天吃水果。另外,迷信進口水果和反季節水果也是不可取的。
專家建議說,食用水果應遵循八字原則,即:新鮮、時令、多種、適量。新鮮的水果口感好,維生素C丟失少,能最大限度獲取水果中的營養物質;平常要多吃當季的水果,這些水果自然成熟,營養豐富且價格便宜;如今健康飲食的原則之一就是“多樣”,而吃水果也要多樣化,不要偏食一種水果,以促進營養均衡;最后就是要適量,水果雖好,食之則宜有度,水果含糖比蔬菜多,過量食用會使人發胖,某些水果對特定人群的健康也會產生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