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公共教育資源要向民族地區傾斜。中央和地方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民族教育支持力度。
《教育規劃綱要》指出,加快民族教育事業發展,對于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民族教育事業蓬勃發展。2009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少數民族專任教師已達113.6萬人,形成了一支比較穩定的少數民族專任教師隊伍。少數民族在校生占全國同類教育在校生總數的比例,也呈逐年接近其人口自然比例之勢。
《教育規劃綱要》要求:促進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鞏固民族地區義務教育普及成果,確保適齡兒童少年依法接受義務教育,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支持邊境縣和民族自治地方貧困縣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建設。加快民族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支持教育基礎薄弱地區改擴建、新建一批高中階段學校。大力發展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加大對民族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積極發展民族地區高等教育。支持民族院校加強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辦學質量和管理水平。進一步辦好高校民族預科班。加大對人口較少民族教育事業的扶持力度。
《教育規劃綱要》還要求,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全面開設漢語文課程,全面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權利。加強教育對口支援。
據悉,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內地民族班已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輸送26萬名各類建設人才。通過內地民族班辦學,我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本科生、各少數民族基本上有了本民族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在300所高校舉辦民族預科班,已累計招生26.5萬人,在校生3.1萬人;少數民族骨干人才碩士研究生基礎強化培訓累計8500人,在校生近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