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0日至8月2日,由張家川民族商會及馬香娃會長出資4萬元,中國清真網西北站派出李斌、馬雪麗,前往張家川各鄉各村,專門找老弱殘疾困難群體進行發放。下面是本次活動的總結。
第一部分 救助綜述
2010年7月21日在商會秘書長馬世恩的協助下,我們來到了木河鄉李溝村,在馬牛娃家稍作休息,開始了2010年齋月救助活動,馬牛娃和李志奇兩位大哥用摩托車帶著我們兩人走訪了李溝村,一天下來走訪了6個村25戶人家。馬牛娃一家熱情的招待了我們。
7月22日,早上我們先走訪了張家川鎮的兩戶殘疾人家庭,接著馬尕娃用自己的車拉著我們來到了劉堡鄉,走訪了3戶人家,天氣突然下起了雨,我們只好又到了張家川縣城,在雨中我們走訪了張家川團結寺,了解了商會為團結寺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的情況。下午我們租了一輛三輪摩托,走訪了瓦泉3戶人家,回來時又下起了大雨。
7月26號,早上李志奇大哥在張家川給摩托車加滿了油,借給了我。騎著摩托車來到了恭門古土馬雪麗家,吃過午飯,和馬雪麗的弟弟馬永宏一起走訪了恭門、閆家、馬鹿3個鄉29戶人家,晚上住到了馬雪麗的姑姑家。 7月27號,早上不到8點開始走訪了馬鹿鄉長寧村9戶人家,之后在馬雪麗姑姑家吃過早飯,我們三人騎著摩托車走訪了馬鹿8個村35戶人家,下午6點才趕到閆家鄉上吃過飯,飯后,我們又去了閆家鄉車古村3戶人家,又接著趕回了恭門,晚上又在恭門鄉古土村走訪了3戶人家。
7月28號,一早我們吃過早飯,來到了張良鄉楊莊,楊莊清真寺年代久遠,連日大雨,清真寺的大殿快要倒塌了,為了安全,里面再沒有人禮拜。我們為這座清真寺新建出了300元。離開楊莊,我們馬不停蹄地來到了平安鄉,走訪了2個村6戶人家,在趕往大麻子村的路上,道路被大雨沖毀嚴重,在路上摔了一跤,我們只好又返回到了張家川縣城,吃過飯,休息了一陣子。下午在馬社穆等4人的協助下,我們又去了張綿鄉、川王鄉4個村,14戶人家,晚上九點半我們才趕到龍山吃飯。
第二部分 特點分析
2010年齋月救助活動涉及到15個鄉鎮,59個村,204戶家庭得到了救助,其中有7戶家庭得到了特殊照顧,他們有多病的寡婦、重病家庭、單親家庭、一家多人殘疾等情況。 張良鄉楊莊清真寺大殿面臨倒塌,給次清真寺出了300元的海的,200元的救助金有175戶,給11阿訇出了海的。 我們所走過的204戶人家當中有10戶左右的孤寡老人,當時就缺少生活必須用品,大陽鄉吳家村的一個老奶奶,當時就沒有面了; 在閆家鄉、馬鹿鄉由于地處林區,氣候潮濕,得風濕病的人比較多,光棍漢每個村子里都有2—5個人不等; 在閆家鄉車古村,調查得知,這個村子里有205戶1020人,其中有漢族11戶63人,這個村子里有智障人5個,7個殘疾人(大腦清楚,腿或手有問題),4個孤兒; 我們建議明年,有更多的錢發放到閆家、馬鹿兩個鄉鎮。 馬關鄉馬堡村,有一家人在銀川做生意,晚上點蚊香引發火災,一家4口人重度燒傷,急需要醫療費。 還有些村子沒有走訪到,希望商會能堅持這樣的齋月救助。
第三部分 意義和建議
這次活動的意義: 1、在這次救助活動中,張家川民族商會在張家川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體現了我們穆斯林商人傳統美德,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2、這次救助活動對大多數人來說確確實實是雪中送炭,其中幾戶人家當時就缺少生活必需品,及時解決了他們眼前的困難; 3、弘揚了伊斯蘭文明,從道德和實際的角度來看,天課的好處都很明顯。施天課都可以克服其自私心和對物質享受的貪慕,建立其對貧困者的同情心,而受天課者不但可避免對其較富裕的教胞妒忌和仇視,相反可產生好感; 4、通過這次救助金發放活動,讓我們深刻的了解到民族地區貧困人口的生活現狀,希望借助新聞媒體、網絡,加大這一塊的宣傳,中國清真網西北站今后將加大力度,做好宣傳工作,要以引起外界的關注和換得更多的救助為目的; 5、救助活動也是對年輕人的一次教育,也是對在外張家川人的一次洗禮。窮則思變,富不忘本。商會的這種做法善莫大焉,三哇不大得很。目睹那些殘疾的貧困的患病的災難中的老弱無助的張家川人,更為商會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而感到珍貴和可敬! 幾點建議: 1、能夠和外界建立聯系,籌集更多的資金、財物、更多的天課,幫助張家川人民; 2、如何更好的和張家川政府合作此事,弘揚民族文化,號召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這項活動中; 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何帶動一些特困戶,讓他們在農閑時自己能夠創收。不能一直等著救助。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