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國務院批準由商務部、中國貿促會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每年定期在銀川舉辦中國·阿拉伯國家經貿論壇。首屆中阿經貿論壇將于9月26日至30日舉行,主題為“傳承友誼、深化合作、共同發展”,主要由中阿經貿高峰論壇、商品貿易展覽和投資合作促進活動三部分組成。這將是中阿友好合作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是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又一國際性盛會。
為了把中阿經貿論壇打造成一個推動中阿經貿交流高層對話的全新平臺和促進雙方互利合作的重要載體,日前,論壇組委會辦公室和中國中東學會舉辦了中阿經貿論壇理論研討會,國內中東問題和中阿關系方面的知名專家學者齊聚銀川,共商中阿經貿合作大計,共議寧夏“向西開放”戰略。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對舉辦中阿經貿論壇非常重視,認為綜合分析寧夏的資源、區位、人文、產業等比較優勢,加快面向以阿拉伯國家及穆斯林地區為重點的開放步伐,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現實需要,是拓展新興市場、擴大開放程度、提升開放層次的必然選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王正偉在研討會主旨演講中說,加快寧夏“向西開放”步伐,符合我國對外開放的總體戰略格局,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寧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引擎。他表示,寧夏將舉全區之力、借全國之力辦好中阿經貿論壇。
寧夏回族自治區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總面積為6.6萬平方公里,人口625萬,其中回族居民約占36%。中阿經貿關系源遠流長,中阿傳統友誼歷久彌新。早在2000多年前,古絲綢之路就將黃河、兩河流域和尼羅河三個古老文明中心聯系在一起。寧夏作為絲綢古道的要塞和中阿文明的交匯地之一,自古就是中國中原地區與阿拉伯國家之間友好往來的橋梁。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寧夏與阿拉伯國家的合作越來越緊密,交往越來越頻繁。寧夏享有“中國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基地”、“中國清真美食之鄉”的美譽。從2006年開始,寧夏每年都要舉辦“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節”,向外推介寧夏的清真產品,并定期舉辦“國際清真產業發展論壇”、“中國回商大會”等大型活動。目前,寧夏清真產品已銷往數十個伊斯蘭國家和地區。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中阿經貿論壇選址寧夏并作為永久舉辦地,有利于發揮寧夏在中阿經貿交往中的特殊歷史地位,延續和傳承中阿經貿往來的歷史傳統,進一步推動西北地區整體面向中東、西亞、北非等國家和地區開放,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為實現西部大開發戰略目標注入強勁動力。
與會專家學者還認為,全世界有50多個伊斯蘭國家,擁有15億人口、2萬億美元的消費市場,僅清真食品的年需求量就超過1500億美元。阿拉伯國家則是一個擁有22個國家、1426萬平方公里土地和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群體。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趨勢下,除少數國家因戰亂頻仍或基礎較差而顧不上經濟建設外,多數阿拉伯國家都將發展經濟列為首要任務。近幾年來,阿拉伯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經濟增長率為5%左右。中阿經濟互補性強,2010年上半年,中阿進出口總額為690.9億美元,全年有望達到1400億美元。今年5月13日至14日,中阿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中國天津召開。會議簽署并發表了《天津宣言》,宣布在論壇框架下建立“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中阿戰略合作關系。這是中阿關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必將有力促進中阿經貿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現在,幾乎所有阿拉伯國家都期望中國強大,“向東看”成了它們的共同心聲。在這樣的背景下,即將在寧夏舉辦的中阿經貿論壇,必將為深化中阿互惠互利的經貿合作、加強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乃至伊斯蘭世界的關系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