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日召開的青海省教育大會上了解到,青海省將籌措資金76億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全省中小學教育布局調整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設,以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和教育的均衡發展。
青海地廣人稀,全省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557萬人口。青海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全省中小學布點多、規模小、成本高、效益低、質量差,城鄉、區域教育發展很不平衡。
為了促進教育公平,2008年以來,青海省在海南藏族自治州進行了大規模的中小學教育布局調整試點,初步探索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轉變教育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在此基礎上,青海省政府決定籌措76億元,其中省級投入35億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全省中小學教育布局調整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設,同時解決“兩基”攻堅中的教師編制等突出問題。
據了解,青海將堅持推動適度規模集中辦學,有效整合教育資源,中學向州市縣城集中,小學向鄉鎮集中,改變原有“小而全”的分散辦學模式,調整和優化學校布局結構,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到2012年,全省中小學由2009年的2554所調減到1261所,使小學和初中校均學生規模增加一倍以上,普通高中校均學生規模擴大80%左右。
青海還將通過實施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農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至2012年,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隱患。在此基礎上,再用三年時間,逐步解決校舍、裝備、設施等標準化建設問題。
此外,青海力圖用三年時間基本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的初步均衡。在全省范圍內,教育要向農牧區傾斜;在同一縣域范圍內,教育資源要向薄弱學校傾斜。逐步實現師資、設備、圖書、校舍等均衡配置。同時,積極探索縣域內校長交流制度,定期組織優秀教師巡回示范講課,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