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運用衛星遙感的方法,結合氣象信息對全國草原植被長勢狀況進行了監測分析。監測表明,甘肅西部和甘南草原長勢較好,中部區域草原長勢略差。
今年秋季氣候呈多雨和偏暖趨勢,利于牧草生長。我省充分利用國家退牧還草工程項目,累計在17個縣實施退牧還草工程8905萬畝,總投資超過20億元。通過工程實施,使禁牧休牧區的草原得以休養生息,農牧民用于發展畜牧業的生產性投資明顯增加,轉變了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增強了保護草原資源的責任感和建設草原的積極性。在主要牧區,天然草原圍欄面積超過9000萬畝,通過補播改良和落實禁休牧,圍欄內草原植被恢復較好。同時,我省加大草原鼠蟲害治理,去年全省防治鼠害636萬畝,防治蟲害388.5萬畝;今年已防治草原鼠害256萬畝,并在瑪曲、天祝、古浪三縣進行無鼠害示范區建設,在肅南草原實施蟲害生物防治示范縣建設,保護了草場。
此外,我省還利用人工種草留床面積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二,其中紫花苜蓿居全國第一位。今年,全省人工種草留床面積已達1782萬畝,其中紫花苜蓿留床面積達到878萬畝。通過人工種草,促進草畜結合,改變了“靠天養畜”畜牧方式,減輕了草場壓力。
目前,全省草原局部地區草原植被開始向良性方向發展,草原植被覆蓋度和牧草產量明顯提高。根據監測結果,西部荒漠草原區植被蓋度、高度和產量平均提高9%、21%和11%,青藏高原區平均提高15%、32%和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