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坤杰(前排中)接受萄萄牙電視采訪后的合影
9月底,葡萄牙里斯本,第20屆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現場。武漢一中高三(6)班學生尚文坤杰發明的“干洗識別紐扣”引起關注,國外媒體爭相采訪報道。據悉,此前,尚文坤杰的這一發明曾獲中國科普界最高榮譽獎——“高士其科普獎”,并助她拿到明年高校保送資格。
靈感源自“顧客顧慮”
“干洗識別紐扣”是如何誕生的?尚文坤杰說,自己的發明來自生活。她家開了10年干洗店,每天都有顧客反復強調“一定要給我干洗呀!”2008年,她上初三時,上網查全國投訴統計,發現干洗糾紛投訴量2007年居然高居榜首,就琢磨著發明一種干洗識別物。
中考前擠時間搞發明,經過4個月的上百次試驗,她終于找到一種在干洗劑中“金剛不壞”,但一遇水就變成糊狀、如遇機械水洗3分鐘就會消失的材料,制成紐扣模樣縫在衣服上,就能一目了然判別衣物是否被干洗。這顆神奇的“干洗識別紐扣”,一枚僅需幾角錢。
2009年2月,16歲的她攜該發明榮獲第三屆北京創新發明大賽一等獎;7月,又在第2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一人獨攬三項榮譽:創新項目一等獎、“高士其科普獎”、賽事最高殊榮——“未來科學家獎”。
國外媒體爭相采訪
“對我的發明,許多葡萄牙人感到很神奇,有的還專程來到展臺前,拿著小小的紐扣詳細咨詢。”說到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尚文坤杰一臉興奮。在競賽現場,“干洗識別紐扣”成為全場小焦點,尚文坤杰也成了場上的明星。現場的《葡萄牙公報》和葡萄牙EPC電視臺爭相采訪報道。
“我是代表中國參賽的3名高中生之一,”尚文坤杰說,此次競賽,中國科協選拔了3名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獎的高中生參賽,另2位分別來自清華附中和長沙一中。
“我們的英語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尚文坤杰笑著說,因為要不停介紹自己的作品,與評委交流,還要不停地接受采訪,她的英語也流利了很多,由剛開始的“磕磕巴巴”變成現在的“脫口而出”。
產品即將投產
除了評委、參賽者的參觀,不少企業也投來了關注的目光。尚文坤杰介紹,不少企業遞來名片,尋求合作。目前,該發明已獲得國家專利。尚文坤杰的爸爸說,他已為此成立了公司,全家打算將專利變成產品,“最快將于11月底投入批量生產”。
“每年一屆的競賽活動展示了歐洲學生在科技方面的最高成就。”江漢區科技站程慧老師介紹,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是一項國際性青少年科學家競賽,今年有來自37個國家的124名選手參賽,涉及生物、物理、工程等9個學科。在世界級同類型的比賽中,此賽事是代表世界頂級水平的兩大賽事之一。(楚天金報 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曾穎楓、徐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