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鳳凰衛視中文臺當家花旦曾子墨主持的“許慎與中華文化”名家訪談成為活動的一個亮點。
中國清真網27日河南漯河專稿 穿越1900年歷史云煙,世界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的著者、字學宗師許慎的光芒正在照亮一座城市的文化未來。10月26日至28日,“中國食品名城”漯河市又添一張國際文化名片:隨著第二屆許慎文化國際研討會的隆重召開,時隔五年之后,來自海內外的知名專家與商賈名流將再次聚首沙澧河畔,交流研討許慎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共同締造漢字文化的繽紛盛宴。
第二屆許慎文化國際研討會的主題是“弘揚漢字文化,傳承許慎精神”,主要包括“許慎與中華文化”大家訪談、許慎文化研討、許慎文化園開園儀式、字圣殿落成典禮、許慎小學揭牌儀式、許氏宗親座談會、籌建中國辭書博物館論證會、市情說明及項目推介會、全國書畫名家許慎文化作品展及筆會等活動,100多位國內外許學研究的專家學者、50多位許氏宗親代表、百余名中外客商將蒞臨大會。應漯河市委政府的邀請,中國清真網總裁一行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參加了這一國際盛會。
漯河地處中原腹地,1986年升格為省轄市,2003年被列入中原城市群,轄臨潁、舞陽兩縣和郾城、源匯、召陵三區及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2617平方公里,總人口260萬人。
漯河是歷史厚重的古老城市。這里是文宗字祖許慎的故里,他編纂的《說文解字》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此外,賈湖遺址發現的裴李崗文化刻畫符號、出土的國寶七音骨笛和考古發掘的釀酒工藝,將中國的文字史、音樂史和釀酒史都分別向前推進了3000年以上。三國時期漢魏政權交替的歷史實證“受禪臺”和“三絕碑”、早于趙州橋的隋代小商橋等名勝古跡,彰顯了漯河深厚的文化底蘊。
漯河是區位優越的樞紐城市。漯河歷史上就是重要的水旱碼頭、商埠重鎮。今天的漯河,是中原城市群南部重要的支點城市,是洛-平-漯能源重化工產業帶和新-鄭-漯輕工食品產業帶的節點城市,是國家二類交通樞紐城市、京廣、漯寶(豐)、漯阜(陽)3條鐵路和京港澳高速、南洛高速、107國道及5條省道貫穿全境,形成了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修建中的高速客運鐵路專線和沙潁河復航工程,將使漯河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更加凸顯。
漯河是泛舟輕歌的北方水城。城市啟于北魏、盛于明清,依水而建、因水而興,是淮河上游的重要城市。我們充分發揮沙河、澧河貫穿全境并在市區交匯的自然資源優勢,依托“水”字做文章,圍繞“河”字繪藍圖,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大力實施沿河開發。如今,一個碧水穿城、林茂花艷、流光溢彩的秀美小城已展露芳容,成為北方少有的水景城市、森林城市。憑借親水融綠、環境秀美的獨特城市風貌,漯河摘取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桂冠。
漯河是中部最佳投資城市。長期以來,漯河堅持實施開放帶動戰略,致力于建設全省最平安、最干凈、審批事項最少、投資環境最優的城市,堅持不懈地打造一方政策洼地和發展高地,先后引進可口可樂、美國杜邦、美國高盛、日本火腿株式會社等1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香港華懋、韓國樂天、臺灣旺旺和康師傅等一大批境內外知名企業。今天的漯河,已成為中外客商競相投資的一方寶地。
漯河是享譽四方的食品名城。培育出了世界第四、亞洲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集團、全國重要的方便面生產企業南街村集團、全國第一家葡萄糖飲料生產企業樂天澳的利集團,是全國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全國重要的糧食加工基地和中部地區重要的飲料生產基地。雄厚的食品產業基礎,使漯河榮獲全國首家中國食品名城、全國首家農業標準化綜合示范市、全國唯一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和保證體系建設雙試點市、河南省食品工業基地市和河南省無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