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全球創新城市 北京醫藥產業跨越式發展
10月25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醫藥業商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由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承辦的第十四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來自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巨頭認為,北京生物醫藥產業應立足世界城市的目標,在已有增長速度基礎上實現跨越式發展,把北京打造為全球醫藥創新城市。
2010年是G20工程啟動年。在市科委與市經信委、中關村管委、市投促局協同推進下,在金融資本的支持下,通過“一品一策?、一企一策”等措施,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取得了一批喜人成果。市科委負責人介紹,2010年1-7月,G20企業完成銷售110.9億,實現利潤22.7億,分別占北京醫藥工業銷售收入的44.1%,利潤的54.9%,成為支撐北京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此外,三個10億元重磅品種項目開工建設,極大地提振了業界信心。一是法國賽諾菲-安萬特公司投資9000萬美元建設的全球最新一代(第三代)長效胰島素“來得時”項目,預計2012年實現產值30億元。二是北京以嶺藥業從河北總部直接轉移億元品種“參松養心膠囊”和“連花清瘟顆粒”在京正式投產。三是揚子江海燕藥業的蘇黃止咳膠囊即將投產。
專家分析,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聚集了一大批有發展潛力的骨干企業,吸引了拜耳醫藥等國際巨頭的落戶,形成了較大的產業規模和較高的增長率,具備了跨越發展的產業基礎,蘊含了跨越發展的巨大能量,完全有可能在“十二五”從戰略產業邁進支柱產業。為進一步落實和支撐G20工程,論壇分別圍繞“提高國際化能力,參與國際創新合作”和“打造生產性服務平臺,構建產業發展環境”同政府決策者、產業聯盟代表、國內外生物技術和制藥公司高層領導人進行深入交流和討論。
走國際化發展道路,融入全球醫藥創新產業鏈,是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北京打造全球醫藥創新城市的信心所在。為此,北京市政府計劃把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打造為 “中國藥谷”,優化北京生物醫藥產業環境,吸引優秀人才的加盟和國內外企業的進駐。現在,“中國藥谷”得到了德國拜耳制藥公司首席科學顧問、前法國安萬特公司首席科學官Frank L. Douglas教授等國際專家的認可,并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醫藥巨頭的關注。
為打造一個國際化合作平臺,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圍繞“提高國際化能力,參與國際創新合作”的主題,邀請了美國PPD、羅氏、美國昆泰等國際知名生物醫藥企業高層,針對跨國公司對中國CRO的選擇和中國CRO推動創新藥物國際化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探索了一條國內醫藥企業與國際跨國制藥企業的合作模式。
出席第十四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的業界高層達成的共識是,只要秉承建設世界城市的重要使命,抓住全球生物產業格局轉移的機遇,在G20工程的拉動下,就可以實現產業跨越式大發展,把北京打造成全球醫藥創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