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等級商家自定 居民購買難以辨別
春季正是喝茶的好時候,但不少消費者卻要面對如何選茶、買茶的難題。近日,經過走訪濱海不少茶葉零售店就發現,如今消費者大量購買的散裝茶葉不僅沒有任何生產標志,各種茶葉等級也多不規范。
近日,新鮮春茶的大量上市加上商家的大力促銷帶動了不少濱海消費者購買茶葉,但對于不經常購買茶葉的消費者來說,選茶成了一項購買難題。近日,家住塘沽區的趙女士就表示,看到各個茶葉零售店內紛紛貼出春茶新鮮上市的廣告宣傳也想買點新茶回家,但轉了幾家茶葉零售店后發現,不僅各家茶葉銷售價格差別大,茶葉質量也是無從篩選。茶葉零售店內的散茶也多無任何標志供消費者查看。隨后,記者走訪了濱海幾家茶葉零售店,不少銷售人員表示,散裝茶葉只有在紙箱包裝上有生產日期、生產廠家等標注,一般散裝銷售都隨進隨賣,不會出現超過保質期的問題。而在茶葉等級質量方面,該銷售人員稱,茶葉等級并不是所有貨品都有標注,只有部分獨立包裝的茶葉有標注等級。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茶葉首先應是通過QS質量等級認證的。而茶葉等級質量確實難以區分,并無統一標準。消費者選購茶葉時,一方面是通過茶葉零售店本身資質、市場信譽度等先選擇茶葉店,另一方面可以先同銷售人員了解不同茶葉、不同等級的區別,也可以在店內試喝,最為簡單的還可以先了解辨別茶葉的有關方法,從茶葉的外形、色澤、整碎情況等判斷其質量好壞。在購買春茶時,也要特別注意是否有陳茶同新茶混合銷售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