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我的腳印
圖章般
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融進了我的生命
先引用顧城的詩句,對鄭鳴先生致敬,您的個性和努力讓我想起優秀的探險家余純順、記者范春歌、策劃人趙化勇等人,與其說您是記者,不如說您是行者,永在路上的行者,你們的作品《兄弟》和《睦鄰》和央視的《新絲綢之路》,各有特色,感謝你們那智慧和汗水凝結的紀錄片。我感到有以下難忘之處:一,讓我領略了文明的真相,季羨林先生將世界文明劃分為中華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當然只是主要的文明,還有一些交叉文明,我們可以看到找我們中國和周邊國家歷史上都有著這四大文明的接觸、碰撞、沖突、交融,在后殖民時代、尤其是二戰之后,文明間的沖突雖時斷時續,但和平與發展仍是主流,沒有那個文明能夠兼容另外一個文明,文明只能相互尊重、共同存在。二,你們的作品豐富了我閱讀的廣度和深度,我看過張承志先生的《鮮花的廢墟--安達盧西亞紀行》和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這兩部作品涉及到北非、南歐、中東、西亞、中亞、南亞和《兄弟》、《睦鄰》這兩部紀錄片有交叉和印證之處,讓我在閱讀文字和觀賞圖片之余,有了感性、生動的視覺記憶。
謝謝鄭鳴老師,還是余秋雨先生的書名-----行者無疆,來總結你的追求和生命狀態吧!
那么看到您以后的拍攝計劃,請允許我提出兩點補充和建議:
一,在《中國穆斯林》的拍攝內容里,有包括回族和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共十個少數民族,如塔塔爾族、吉爾吉斯族等之外,還應有香港、澳門、臺灣的穆斯林,在南方創業的穆斯林,散居在全國各地的穆斯林無論是本土的還是外來的,還有鮮為人知的漢族穆斯林、蒙古族穆斯林、傣族穆斯林、白族穆斯林、藏族穆斯林、滿族穆斯林等等,在中國伊斯蘭教是一個跨民族的宗教,相信《中國穆斯林》能夠全面、詳實、客觀地反映中國穆斯林的現狀。
二,您的《兄弟》涉及到了阿拉伯國家和伊朗等伊斯蘭國家的穆斯林,能否在制作個《兄弟》的兄弟篇呢,叫《兄弟2---非伊斯蘭國家的穆斯林》,無論是韓國、日本、泰國等中國周邊國家,還是美國、歐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其他國家和地區,因為在世界上,伊斯蘭教是跨人種、跨種族、跨民族的宗教,再比如印度穆斯林人口超過一億,1992年狂熱的印度教徒拆毀了有著800多年悠久歷史的巴布里清真寺,那么之后呢?那里的穆斯林和印度教教徒和解了嗎?他們生活如何?當然這一切都是舉意,用漢語表達是您的執著意愿和天時、地利、人和諸因素結合起來,才能成功。
用我的話說:路,越走越長,那是心靈的延伸
感謝這次論壇的主辦者、優秀的學者和專家、尤其是女穆斯林學者和專家,還有廣大的朵斯提朋友們!
這次論壇叫西部穆斯林婦女發展論壇,發展是一個核心詞匯,就要發展,鄧小平同志說的好啊,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就是進步!
這次論壇給我們每個人一個成長的機會,因為成長也是進步,劉墉先生說每天進步一點點,而這兩天的交流讓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大進步!
這次論壇讓我們在信仰上更堅定;讓我們在學習上更自信;讓我們在事業上更努力;讓我們在思想上更成熟!
這次論壇 我有感而發:大師米蘭 昆德拉說女人是男人的未來,我要說女人不但是男人的未來,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我們穆斯林的婦女就是我們穆斯林的 未 來!
最后再請允許我用歌德 《浮士德》里結束詩句來結束我的總結吧:
永恒的女性啊
引領我們向 上 向 上
謝謝大家!
2010年11月14日21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