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人在外地開拉面館的名聲已經越來越大,可他們大多打著“蘭州拉面”的招牌掙錢。青海人開的拉面館不姓“青”,這是眾所周知的。然而,這幾天記者在廣州市的街道上發現,同樣是藍色招牌、綠色宣傳畫的拉面館,有不少掛上了化隆拉面館的招牌。
韓德錄的家鄉在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鎮橋頭村,家鄉山大溝深、土地貧瘠迫使他背井離鄉掙光陰。到廣東省8年多,韓德錄已經熬過了創業艱難期。如今,他在廣州開著兩家面館,分別在環市東路、林和西橫路這兩條繁華街道上,雖是同一個人開的,卻掛著不同的招牌。位于環市東路的是人人熟悉的“蘭州拉面館”,林和西橫路的叫“化隆拉面館”。“我覺得是時候打響我們自己的品牌了。”11月25日13時許,我們在林和西橫路的化隆拉面館看到了韓德錄。
“一共21元。”“不好意思,雞蛋炸醬面是不放肉的,下次你可以點牛肉炸醬面。”面帶微笑,說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韓德錄一邊下單、收錢,一邊收拾碗筷。他對我們說,這家面館開了才一個多月,雖然掛的是化隆拉面的招牌,但生意比那家“蘭州拉面”館的好。我們能從韓德錄的話語中感受到他對家鄉的熱愛。韓德錄說,廣州市已經有幾十家化隆拉面館了,很多青海人享受著家鄉的各種優惠政策,在政府的扶持下外出創業,生活越來越好。
“上菜速度快、拉面好吃、價格不貴,這是拉面館能在南方城市生存下來的主要原因,所以不必擔心換了招牌會影響生意。”韓德錄開著車去參加同鄉聚會,提起化隆拉面館他總是這樣說。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有顧慮的人們證實,做好拉面生意的同時宣傳大美青海,達到雙贏目的,這是大勢所趨,青海人自己的品牌一定會越來越有名氣,化隆拉面館的數量必定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