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說起婦女權利﹑解放與自由﹐總認為應歸功于西方的社會改革﹐而以西方的婦女標準看穆斯林世界﹐可以從許多國家找到婦女不自由的實例﹐如包辦婚姻﹑不許女童讀書識字﹑單獨不得旅行﹑法庭對離婚判決偏向男方利益等等。 研究伊斯蘭國家社會學的人﹐承認這些列舉的事例都是事實真相。 如果不帶有個人情緒的客觀研究和考察﹐這些屬于陋習的壓制婦女行為﹐都能追查到那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根源﹐屬于地方性的民俗傳統﹐而不是伊斯蘭本身的價值觀。
學者們說﹐假如西方的婦女解放運動開始于二十世紀初﹐那么﹐伊斯蘭的婦女自由和解放比西方早一千四百年。 研究《古蘭經》和先知穆圣領導的麥地那社會的人發現﹐那些實行對婦女壓迫的穆斯林地方﹐他們違背了《古蘭經》和先知穆圣確立的圣訓傳統。 所以﹐當今穆斯林世界的婦女解放運動﹐不應從西方社會那里去取經﹐而應認真學習伊斯蘭的經典和早期穆斯林社會的傳統。 根據伊斯蘭原則﹐穆斯林婦女所能享受到的人權﹑自由和保護﹐使西方人自慚形穢。 好在﹐這項工程開始啟動了﹐來自各國民間的自發行動﹐“婦女要自由﹗”成為現代穆斯林世界的重要社會改良重點﹐從摩洛哥到馬來西亞﹐成為普遍的社會運動。 如今的局勢﹐憑著真主的意欲﹐西風東漸﹐是其一個激發的因素﹐成為催化劑﹐喚起婦女姐妹們和社會大眾的覺醒。 可以肯定地說﹐穆斯林社會的女權運動﹐將沿著伊斯蘭的光芒大道前進﹐給婦女們帶來高貴和神圣的自由﹐人性的真解放﹐而不會把女孩們引向放蕩和無恥。
一﹐人性的權利
《古蘭經》是真主對人類啟示的總結﹐歸納了人類文明的原本精神﹐因為是最后的宗教。 真主造化的人類﹐分為男女﹐互相協作和配合﹐構成家庭和社會﹐男女享有平等的地位﹐不存在男尊女卑或地位高低的區別。 《古蘭經》有“婦女章”(尼薩儀)﹐全章176節﹐屬于長篇幅的一章﹐內容都與婦女權益有關。 這一章的第一節﹐開宗明義宣告真主造化人類從平等的男女開始﹐然后繁衍成人類﹐分為許多民族和宗族。 《古蘭經》說﹕“眾人啊﹗ 你們當敬畏你們的主﹐他從一個人創造你們﹐他把那個人的配偶造成與他同類﹐并且從他們倆創造許多男人和女人。 你們當敬畏真主 ---- 你們憑他取得你們互相間的權力和親屬關系 --- 當尊重血親。 真主確是監視你們的。”(4﹕1)
從最早的男人和女人﹐平等地出現在大地上﹐他們共同肩負生兒育女的責任﹐繁衍子孫﹐形成了地球上的人類。 真主諄諄告誡男人和女人﹐都應當敬畏真主﹐而絲毫沒有說女性是邪惡的禍水或品格低賤的動物﹐應當由男人來看管。 女性應當同男人一樣自由﹐享有真主賦予的人性和人權。
二﹐個人權利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完美個體﹐所以不論男人或女人﹐都享有個人思想﹑言論和行為自由的權力。 從思想上說﹐宗教是思想意識的最高境界﹐伊斯蘭對個人思想的根本原則﹐是自由和自覺的選擇。 《古蘭經》說﹕“對于宗教﹐絕無強迫﹐正邪確已分明。”(2﹕256) 這是對所有的人類﹐女人也一樣﹐享有宗教信仰和思想的自由﹐來不得半點強迫。
當年在先知穆圣教化時期﹐他每天都接待向他提出問題的弟子﹐其中不乏女子。 有許多圣訓告訴我們﹐女子向真主的使者提出問題﹐并且向后人傳述可靠的圣訓﹐絕無對女子歧視的現象。
作為自由的個人﹐女子在婚姻問題上保持她個人的人格和尊嚴。 首先女子有權選擇自己深愛的男人作丈夫﹐結婚之后不必改變姓名。 姓名雖然是個體人的符號﹐但在文明的社會中代表了個人尊嚴﹑財產和權利。 在西方社會﹐女子婚后取消娘家姓氏﹐許多華人也模仿洋人﹐例如“張王秀英”﹐表示丈夫家姓張﹐比古代有所進步﹐那時只能稱“張王氏”﹐個人名字的資格也被取消了。 穆斯林女子婚后保持全部姓名﹐沒有改動﹐在她的名下﹐享有社會尊嚴和財產擁有權。
三﹐社會權利
社會權利首先表現在受教育的權利﹐有了知識﹐才有能力識別社會是非和維護權利的能力。 先知穆圣說﹕“求知﹐是穆斯林男女的天職。” 求知﹐現代的理解是受正規教育﹐當然也包括在實踐生活中的求知和獲得生活經驗﹐以及個人專研知識和學問。 古往今來﹐穆斯林社會的女學者﹑專家和經營者﹐不計其數。 據說阿富汗原執政黨塔利班禁止女童就學讀書﹐也許那是阿富汗部落習俗﹐顯然違背了伊斯蘭男女平等的基本人權。 “女子無才便是德”﹐絕非伊斯蘭思想﹐但在不少的穆斯林社會中﹐這種思想還有市場。
女子對于家庭﹐是情有獨鐘﹐少女時代離不開媽媽﹐結婚之后﹐妻子比丈夫更關注家庭建設﹐維護家庭美滿。 這是真主賦予女子的天性。 女子在家中﹐相夫教子﹐做賢妻良母﹐對子女教育的重大責任首先落在母親身上﹐俗話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稱職的教師。 母親對子女人生的重要性﹐代表了女性的社會權利和影響。 先知穆圣說﹕“天堂就在母親的腳下。”
社會上也少不了女子的身影﹐例如小區工作﹐有許多任務種在任何國家都是大多數女子的專利﹐如幼兒教師﹑醫院護士﹑辦公室秘書﹑財務會計。 在穆斯林國家的大學校園中﹐文科的 學生多半是女士﹐如文學﹑語言﹑外語﹑歷史﹑教育學﹐這些社會學知識﹐培訓出一代又一代的女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影響著全社會。 伊斯蘭平等地對待男人和女人﹐但是承認男女的差別﹐工種的適應性。 無論什么工作或工種﹐真主對男女一律平等﹐在復活日﹐都將是以本人的能力而責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