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提出構建“蘭西銀經濟區”的是我國著名的三產化學者賀有利教授,他說,打破傳統行政區域間隔,積極開展跨省經濟聯合,已經成為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之一。同時,甘肅省委確定了“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在此基礎上開展“蘭西銀經濟區”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由賀有利任課題組組長的“蘭州—西寧—銀川經濟區”課題組,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了《蘭州—西寧—銀川經濟區研究報告》,建議甘肅、青海、寧夏窮窮聯合,蘭州、西寧、銀川弱弱結合,把甘肅、青海、寧夏三省區聯合起來,突出農牧業、礦產和綠色能源等優勢,建設“蘭州—西寧—銀川經濟區”,以此為契機加快西北地區中西部廣大區域的發展,并一時成為“兩會”焦點新聞。
“三圈、一軸、五輻射、五互動”,是蘭州—西寧—銀川經濟區的發展框架。“三圈”是指蘭白都市經濟圈、西寧都市經濟圈、銀川都市經濟圈,包括了甘肅經濟的主要地區——中部地區、青海經濟的主要地區——海東地區、寧夏經濟的主要地區——中北部地區。“一軸”是指從青海東部的西寧經甘肅中部的蘭州到寧夏北部的銀川,即黃河、湟水兩岸經濟帶,與鐵路蘭青線、包蘭線(西寧—蘭州—銀川)、西寧—蘭州—銀川高速公路、國道109線(西寧—蘭州—銀川)、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基本并列,“一軸”是整個經濟區的主軸線。“五輻射”是五條經濟輻射互動帶,分別至關中—天水經濟區、成渝經濟區、內蒙古經濟區、新疆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的五條經濟輻射集聚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帶。“五互動”是通過五條經濟輻射互動帶,分別與關中—天水經濟區、成渝經濟區、內蒙古經濟區、新疆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課題組專家認為,甘肅、青海、寧夏及蘭州、西寧、銀川等西北地區城市發展較慢的關鍵原因是沒有進入國家重點發展經濟區。課題組副組長、甘肅省工商聯調研部部長王琴玲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為例解釋說明:北部灣經濟區獲批前,南寧招商成效較小,北部灣經濟區經國家批準后,中國500強、世界500強紛紛前往南寧投資發展。“地區及城市經濟的發展關鍵在于‘筑巢引鳳’,筑下了‘引鳳之巢’,企業之‘鳳’才會紛紛而至。”借鑒北部灣經濟區的成功經驗,應該積極構建“蘭西銀經濟區”這個“引鳳之巢”。這是甘肅、青海、寧夏及蘭州、西寧、銀川未來迅速發展的戰略之策。
同時,蘭州、西寧、銀川是甘肅、青海、寧夏的省會城市,蘭白都市經濟圈、西寧都市經濟圈、銀川都市經濟圈及發展軸構成的“蘭州—西寧—銀川經濟區”是西北地區的中心,這里科技文化相對發達、自然資源和產業優勢突出,建設“蘭西銀經濟區”可以說是得天獨厚,水到渠成。課題組將“蘭西銀經濟區”概括為三個“最佳之地”——西北物流中心的最佳之地、西北戰略物資儲備的最佳之地、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產業布局的最佳之地。
在“蘭西銀經濟區”建設中,這三個“最佳之地”的區位空間優勢將得到極致發揮。賀有利說,“蘭西銀”的快速發展,帶動的不僅僅是甘肅、青海、寧夏三個省區,周圍的西藏、新疆、內蒙古三個民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也將得到帶動和輻射。“所以說,‘蘭西銀經濟區’對于加強民族團結,穩定西北、西南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大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