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元上都遺址申遺辦公室的消息稱,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撥付4000萬元專款用于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元朝夏都--上都遺址的維護、考古和展示。
這筆資金從今年11月開始陸續撥付,其中,絕大部分資金用于元上都本體的保護,一小部分資金用于宣傳等工作。
元上都位于內蒙古正藍旗草原,是世界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為數不多的幾座都城之一,距今已有740多年歷史。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于此,1264年在燕京(今北京城)建立元大都后,確立了兩都巡幸制度。元上都和元大都成為元王朝交替使用的兩個都城,歷經11帝100余年,在元朝末年農民起義中被焚毀。
為了讓元上都躋身世界文化遺產行列,內蒙古從2002年開始了申遺之路,今年9月27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同意2012年元上都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內蒙古文物部門正在對元上都遺址進行為期3年的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目前,第二年的田野考古工作結束,并轉入室內整理階段。今年,考古人員發掘清理了元代保存最好的一處宮殿遺址穆清閣,它的發掘清理對研究和補充元代早期建筑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標本。
作為申遺四大要素之一的《元上都遺址生態環境與特色景觀保護規劃》已編制完成,目前正在進行英語翻譯。這個規劃主要針對遺址周邊的沙地、濕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等特色景觀進行規劃保護,規劃范圍涉及14.8萬公頃,規劃期限為10年,即2010年至2020年。
為加強元上都遺址的展示工作,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的元上都遺址博物館已于今年8月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