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份,平板電視新能效標準正式實施,各彩電廠家紛紛開始了新一輪的市場爭奪和謀劃。一直由國內電視廠家主導的電視市場出現微妙變化。
加大電視銷量是廠家的首要目標。今年,國內電視市場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達10%,其中索尼更是完成了20萬臺的銷售目標,同比增長一倍,呈現出明顯的反彈趨勢。除了電視出貨量大增這一顯著變化外,國內電視市場還體現出其他發展趨勢:環保節能成為消費者選購電視產品的一大標準,LED產品大受歡迎;追求影像體驗革命,3D成為中高端電視消費首選;消費者話語權提升,售后服務成為企業制勝關鍵;外資發力低端市場,電視購買選擇日趨豐富。
中秋、國慶“雙節”期間,LED液晶電視銷售占比已經達到35.97%,同比增長達26.17倍。LED液晶電視相比與傳統CCFL液晶電視,擁有更薄、更環保、更節能、壽命更長、色域更廣等眾多優點。尤其是環保節能一項,LED背光源絕不含汞,保證家居環境健康,而且非常節電,同尺寸節電量一般均在40%以上。
早在幾年前,外資品牌已經意識到LED液晶電視的發展前景。2007年,索尼、三星等外資品牌發布了LED背光源顯示器,并推向市場銷售。2008年,國內品牌陸續發布LED液晶電視時,外資品牌已經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LED液晶電視。
近年來,中高端電視的市場份額正在逐年擴大。今年,3D電視占據了一大塊中高端市場份額。據不完全統計,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售出的50英寸以上電視中約13%是3D電視。
在3D電視的推廣上,外資品牌更勝一籌,擁有3D全產業鏈的索尼率先在體驗店展示3D電視,并于6月初南非世界杯前夕,開始在中國內地銷售3D電視。三星、東芝等外資品牌,都早于國內品牌在市場上投放3D電視。
進入2010年后,外資品牌開始發力低端市場,甚至有的外資品牌機型價格還要低于同檔次國產機型。這些因素讓中外品牌價格博弈呈現明顯變化,今年,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降低到51.43%,外資品牌為48.57%,由去年明顯的“六四”格局變為“五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