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張家川公路段以十七大精神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省交通工作會議和公路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路為本,以路為業”的工作方針,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更好地為公眾服務”為總體目標,積極推進養護理念、管理方式和養護作業形式的轉變,重點加強日常養護、安全生產、標準化養護、行業文明創建和路政管理,路況質量和管理服務水平逐年提高。
一是防滑保暢成績突出。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值班制度,加強上路巡查力度,制定應急保障措施。領導親自帶領技術人員和道工上路開展掃雪防滑、清淤打冰。段路政大隊采取了限載限速等防范措施,全力疏導交通。全段廣大干部職工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堅持“以人為本,公眾至上”的新服務觀,重點加大了寺張路、清張路的防滑工作,及時處治病害和整治公路安全隱患,確保了管養路段的安全暢通。全段共采備防滑料1500m³,道工上路 710 人/ 16次,撒防滑料 586.2 m³、掃雪 19860 ㎡/22㎞、打冰 25m³/10處。春融后,我們及時組織道工對重點防滑路段的路面進行了徹底清掃,出動人員416人次,車輛45輛(臺),回收防滑料546m³。
二是翻漿處治效果明顯。在翻漿處治過程中,組織技術人員現場實地勘察,確定處治方案,堅持“三早”(早發現、早安排、早處治)、“兩抓”(抓落實、抓質量)。堅持深挖晾曬,砂礫換填,重點在開挖關、材料關、工藝關、壓實關上狠下功夫,有效降低了返修率,達到了“出現一處、處治一處、成功一處”的目的。并建立健全了資料齊全規范的翻漿處治圖像資料和技術檔案。截止9月底,全段共處治翻漿245處1265 m3∕1653㎡。
三是油路修補質量明顯提高。及時成立了油路修補臨時指揮部,選用了質量較好的瀝青和碎石料,合理調配人員,嚴肅工作紀律,加大了考核力度。技術干部現場指導,跟班作業,段領導堅持巡回跟蹤檢查,督促各養管站認真處治了坑槽、龜裂、翻漿等路面病害,重點抓好開挖關、修補外觀,以及碎石級配、瀝青質量指標、油石比、平整度等關鍵環節,使修補過的油路質量好,返修率大幅度降低。截止10月8日前,全段共修補油路3597㎡,完成薄層封面19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