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國富人的市場到底有多廣闊?近日,國際知名的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現在已有67萬個家庭擁有百萬美元以上的資產,位列全球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但這一數量僅占中國家庭總數的0.2%。
財富集中度如此之高的原因是什么,該如何守住貧富差距的“紅線”?最新一期《中國新聞周刊》重點策劃《中國百萬家庭世界第三的背后》,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中央臺記者徐杰峰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王維博進行了采訪。
徐杰峰:波斯頓咨詢公司發布的報告泄漏了中國的財富秘密,提到這67萬戶富裕家庭,主要來自哪些群體和地區?他們的財富是如何被創造的?文章做了哪些分析?
王維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董事經理蔡輝在接受采訪時介紹,財富家庭主要來自四大類人群:傳統企業家、企業高管、專業投資者和獨立型富人(富二代)。這些人群大部分分布在傳統房地產、制造業、制藥和高科技行業。地域集中在北上廣幾個大型城市和西部一些地區。
蔡輝在采訪中介紹,這些財富大部分來自于近幾年地產和制造業企業。大量富人財富來源于代際轉移,也就是繼承。
徐杰峰:報告提到雖然中國富人家庭已位居世界第三,但這一數量只占到中國所有家庭總數的0.2%左右,這一比例遠遠低于其他國家和地區,造成財富集中度如此之高的原因有哪些?
王維博:財富報告指出0.4%的中國家庭已經占有70%的國民財富,反映出中國財富集中度相當高。據社科院和專家學者研究,已遠大于國際上0.4%的警戒線。在采訪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介紹說,造成中國財富過于集中的原因十分復雜,既有中國市場經濟的自然選擇因素,也有轉型期的特定結構性、體制性的因素。蘇海南建議中國要特別警惕非市場因素的財富集中,比如壟斷和腐敗,這是當下貧富差距拉大的一個重要根源。
徐杰峰: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行業職工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的2到3倍,怎么解決這類分配不公問題,守住貧富差距的紅線?
王維博:在采訪中,很多委員、代表在呼吁,中國收入分配已經到了必需調整的十字路口。專家提出的一些建議值得關注,比如,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收入分配的改革難點在于程序該怎么去走,最大的阻力在于富人,怎么樣調整富人的收入。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在談到收入分配改革的時候提出,必需首先推進政府轉型,把政府的開支降低,增加政府對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當務之急是要對權錢交易等獲得暴利的群體加大調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