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聲隆隆奔富路 ---張家川縣農田道路建設紀實
張川鎮農田道路建設
冬到關山景愈秀,路連阡陌心更暖。隆冬時節,阿陽大地廣袤的農村,處處機聲隆隆,鐵鍬飛舞,干部群眾揮汗如雨,一幅幅農村田間公路建設的火熱場面令人振奮,一條條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已成歷史,一條條寬闊平坦的田間道路在建設者的腳下向前延伸,一條條新建的農田道路成了密切黨群關系的連心“橋 ”、農民群眾發家的致富路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縣委書記劉長江檢查梁山鄉農田道路建設
張家川縣委書記劉長江說:“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張家川縣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改善:今年爭取到的天平二級公路已開工建設,全縣15個鄉鎮都通了油路,258個行政村全部通農村公路,群眾出行難到了有效緩解。但是,受自然、地理和經濟條件限制,全縣農村田間道路發展水平很低,群眾修路的熱情很高,為此我們積極地啟動了農村田間道路百日集中行動活動。”
張家川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說:“我們把縣城基礎設施建設速度稍微放慢一點,也要改善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胡川鄉南梁村農田道路建設
加快田間道路建設,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的前提和有效途徑,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的民心工程。為切實實施好這項惠民工程,張家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農田道路建設領導小組,全面負責農田道路建設的指導、協調工作,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張棉鄉農田道路建設
搞好農村公路建設,科學規劃是基礎。張家川縣交通局把農田道路公路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改善民生、服務民生、造福群眾的重要舉措。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認真進行調研摸底,結合全縣農村道路狀況實際,編制了《張家川縣農田道路建設“百日行動”實施方案》。抽調專人組成精干的行政技術班子,協助各鄉鎮制定建設計劃,并指導放線、施工。全縣規劃新修路基寬度4.5米的農田道路976條,涉及15個鄉鎮、220個行政村,全長2000公里。
張家川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馬建英說:“這次農田道路按農村公路四級技術標準設計,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盡量利用老路改擴建,避免大填大挖,降低建設成本,減少對土地的過度占用。”
梁山鄉岳山村農田道路建設
搞好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投入是前提。張家川縣農村田間道路建設在沒有任何項目的支撐下,地方政府擠出1000萬元,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鼓勵各鄉鎮為群眾修建田間道路。眾所周知,張家川縣的財政是并不寬裕,但政府拿出這門多錢支持群眾修路,充分體現縣委、縣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
據了解,至目前,全縣已完成田間道路448公里。 張家川縣胡川鄉鄉長馬建軍說:“由于政府的大力投資,廣大群眾熱情高漲,自覺積極參加農村公路建設。他們出工不叫苦,占地無怨言,老少參與,婦孺上陣,披星戴月大搞農田道路建設,全鄉農田道路建設熱情高漲,進展很快。”
馬關鄉西莊村68歲的王德元感慨地說:去年我家溝底的一畝洋芋產了2000多斤,兒子在外打工,我硬是肩挑背背的3天才算把洋芋收到家,肩膀都磨破了。現在縣上免費為我們修農路,我打心眼里感謝黨和政府!明年路修好,一輛手扶拖拉機一回就解決問題了。”
新建成的農田道路宛如一條條彩帶,將阿陽大地裝點得如詩如畫。一條條田間道路的建設,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交通格局在這里發生深刻變革,農民生活在這里實現跨越提高,民本理念在這里得到彰顯升華……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