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是一種昂貴的養生藥材,原本產于西藏的雪域高原。最近,大批“蟲草”現身漢壽縣崔家橋鄉一座小山,并引起了瘋狂的“挖蟲”行動。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崔家橋鄉進行了調查采訪。
村民楊長清手捧自己挖到的“蟲草”。這些“蟲草”分為綠色和白色兩種。
下午5時30分,記者趕到崔家橋鄉小西沖村植木組,正是小販們上門收購“蟲草”的時候,楊長清家門口擠滿了前來賣蟲的村民,剛剛出土的“蟲草”堆成了小山,約3厘米長,硬梆梆的,頭和觸角十分明顯,黃、白、黑三種顏色的“蟲草”分開擺放。據悉,“蟲草”價格與顏色有關,黃色0.45元一條,白色1元一條,最貴的是黑色,2元一條。
就在家門口挖挖“蟲草”,就可以從收購者手中換來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收入。讓當地村民幾乎傾巢而出。
今年58歲的袁再清提著蛇皮袋,正在清點等待收購的“蟲草”。“一條、兩條……總共196條,每條四毛五,舍去零頭,一共是88元。”袁再清清點完畢,拿出一張百元大鈔,遞給交“蟲草”的村民,找回12元后,村民喜滋滋地回家去了。
記者在現場不到半小時,前后共有6位村民前來交“蟲草”,總數不下千條。6時許,記者準備離開時,幾位30多歲的中年男子開車來到現場,村民告訴記者,這幾位便是前來收購“蟲草”的大老板,他們一聽說是記者采訪,連忙改口說這不是“蟲草”,只是一種藥材。
崔家橋鄉何時發現了“蟲草”?村民施愛紅回憶,崔家橋鄉10年前就發現了“蟲草”的跡象,“我們這里的‘蟲草’跟西藏的‘蟲草’幾乎一模一樣,冬天是蟲,天氣稍微轉熱,蟲子就鉆進地下,到了春天的時候,還會從土里長出蟲牙,今年‘蟲草’尤其豐盛。”如今,全村1000余村民每天早上6點鐘左右幾乎全體出動,一直要挖到下午6點多鐘,甚至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趕回來加入“挖蟲”大軍。最近,每天都要挖出幾萬條“蟲草”,價值數萬元。
崔家橋的“蟲草”是否真是“冬蟲夏草”?其藥用價值幾何?銷往何處?本網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