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運行平穩
2011年參合資金收繳工作全面完成
張家川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2006年啟動以來,堅持“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的工作方針,堅持以宣傳引導為基礎,以規范醫療機構服務行為、強化費用控制為抓手,以加強縣、鄉兩級醫療機構綜合服務能力建設為依托,以完善補償方案為平衡點,以提高群眾受益水平為歸結點,努力提高我縣合作醫療服務水平與服務能力,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不斷創新與發展,形成了“政府行為到位、領導責任落實、組織機構健全、管理體系完善”的工作格局,廣大農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得到有效緩解。
新農合工作運行五年來,農民參合率由2006年的87.02%提高到2008年的100%,在全省率先實現新農合制度農業人口全覆蓋,并且連續三年保持在100%。同時率先實現新農合信息化管理,目前從患者就診到結算報銷全部實行計算機網絡管理。2006年至2010年,我縣五年中共籌集新農合基金11779萬元,補償參合農民84.07萬人次,補償總金額達10527.36萬元,基金使用率達到89.4%。
新農合工作運行以來,全縣農民群眾的醫療需求明顯釋放,“小病扛、大病拖”的現象顯著減少,住院農民人數逐年大幅度增加。2006年我縣共有住院農民9704人次,住院率為3.7%,2010年住院農民數達到17318人次,住院率5.64%,增長了78.46%。農民受益程度也隨著新農合制度的逐年完善顯著提高。農民住院平均補償比由2006年的36.78%提高到2010年的46.22%,提高了9.44個百分點。農民住院例均補償額由2006年的610.89元提高到2010年的1364.82元,平均提高了753元。
2010年全縣有參合農民307109人,籌集到位新農合基金3463.33萬元,已到位基金分為兩部分,門診統籌基金767.77萬元,住院統籌基金2695.56萬元。2010年全年共補償參合農民265910人次,補償總金額2959.11萬元,基金節余504.22萬元,節余比為14.56%。
新農合制度的實施,既為農民群眾帶來了實惠,也給我縣的各級醫療機構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各級醫療機構業務收入顯著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煥然一新,人員結構和服務能力明顯改善。
張家川縣2011年的參合資金繳存工作已于2010年12月25日全面完成,參合農民達到304349人,收繳參合資金9130470元,參合率為100%,參合資金已全部存入農村合作醫療財政專戶,目前正在申請市級、省級配套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