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季旱凍交織,春茶價格上漲
關注級別:★★★★★
{事件回放}
2010年3-4月份,在春節的喜慶氣氛中,大部茶區進入春茶采摘期。然而,突如其來的低溫、降雪、霜凍、干旱等惡劣性天氣,使全國茶產區近50%的茶園遭受重創,品質與以往同期相比略有下降,茶園減產,茶農損失慘重。福建和浙江屬于霜凍的重災區,損失嚴重。山東、廣東和江蘇等省受災程度僅限于局部地區。云南、貴州、廣西屬于嚴重干旱災害的區域,云南、貴州、廣西三省區春茶減產達50%左右,其中,云南和貴州局部地區甚至連續數月滴雨未見,有些茶園頭季茶基本絕收。2010年,全國春茶產量比2009年下降約20%。
另一方面,市場供應量縮小,導致春茶價格陡增。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對重點產茶省份調查,與上年同期相比,春茶產量大幅下降,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春茶整體平均價格比2009年上升約20%。
{推選理由}
作為農業產業之一,茶葉依然要“看天吃飯”,2010年的春天,老天爺的顏色并沒有顧及到廣大茶農的生存之道,用旱寒交加的惡劣天氣,為持續數年高速發展的中國茶葉產業和茶人敲響了警鐘——在大自然面前,茶葉產業的力量依然薄弱,乃至不堪一擊。由于種種原因,近年來,地球氣候的異常表現頻率明顯增高,中國茶葉將不可避免地再次遭遇惡劣天氣的影響。我們銘記這個并不溫暖的春季,推舉這一事件作為年度首要新聞,是希望社會各界能攜手合作,盡快建立符合中國茶產業發展水平的自然災害救援制度。
2. 中國茶閃耀世博會
關注級別:★★★★★
{事件回放}
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會閃耀世界,也吸聚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階層的廣泛關注。中國茶葉,以茶文化演示、產品展覽、世博會特許商品、聯合國館中國世博十大名茶等多種方式活躍在世博大舞臺上,為7308萬人次的中外參觀者呈現了驚艷脫俗的演出。世博會開館第二日,國家領導人參觀了聯合國館中國世博十大名茶展示區,接見了中國茶藝小姐,世博中國茶開局良好。世博會最后一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重復了同樣的視察與接見,世博中國茶圓滿落幕。展覽期間,各國政要、代表和觀眾品嘗了中國茶味,參觀、參與了中國茶的展覽和活動。此外,寶鋼大舞臺的茶葉民俗和文藝演出、中國茶葉聯合體以及其他場館的茶葉展示,也亮點紛呈,精彩頻現。
{推選理由}
中國茶人把握世博機遇,高度重視這一展示中國茶文化、塑造茶葉品牌的天賜良機,發揚茶文化“和”的精神內涵,團結協作,以團隊的整體形象亮相世博會大舞臺,向全球展示了現代城市生活的新理念——“喝茶,讓城市生活更精彩”。上海世博會將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載入史冊,中國茶文化這一瑰寶,必將因此間的精彩表現而名動世博史,響徹國際交流史。全球奇思妙想匯集于上海黃浦江畔,中國茶葉以自己獨到的精神氣質和深厚的中國文化內涵,成為上海世博家園中的一朵奇葩,吹響了中國茶葉塑造國際品牌的號角,也改寫了中國茶文化傳播史。中國茶閃耀世博會,一次改變世界的完美努力!
3. 茶學泰斗張宏達榮膺2009年度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關注級別:★★★★
{事件回放}
2010年1月11日上午,全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唯一的一等獎被授予“《中國植物志》的編研”,茶學泰斗張宏達榮列十位主要完成人之一。《中國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種類最豐富的鴻篇巨著,全書80卷126冊,5000多萬字,記載了我國3萬多種植物。該書由全國80余家科研教學單位的312位作者、164位繪圖人員近80年的工作積累和45年的艱辛編撰才得以最終完成。編著肇始于1934年,囊括了四代人的心血。其中的兩卷茶書,就是由張宏達先生負責編研的。
他先后發現過七個新屬,近400個新種,負責主編和編寫了《中國植物志》的金縷梅科、山茶科、桃金娘科、海桐花科、杜英科、椴樹科等四個卷冊及中國樹木志17個科。他對金縷梅科以及山茶科的精湛研究,為學術界所矚目,僅在山茶科他就發現三個新屬217個新種,其中在山茶屬中由他發現的新種達到146個。他奠定和構建了山茶屬的系統分類基礎,修改了外國人制定的山茶屬系統,并以充分的科學原理和田野調查發現為依據證明,印度阿薩姆種茶樹源自云南西南部,并把阿薩姆種改名為普洱茶種,作為世界茶樹原種,由此在植物系統分類學上奠定了中國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地位,駁斥了當時國際流行的“茶葉原產于印度”的錯誤觀點。
{推選理由}
張宏達先生不僅向世人展示了中國茶人的才智,也展示了中國茶人敬民愛國的道德情操。國家自然科學獎是國家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一等獎的評價標準非常高,多數年份都是空缺。2000-2009年度,一等獎10年6空,僅4個年度累計5項成果獲得一等獎。他領導的山茶屬資源研究小組,在無數眾多的野生茶樹中發現了數個新的茶葉種源。這些茶樹已經在中試階段,即將投入規模生產,將有可能改變整個茶葉市場和人類飲茶史。張宏達教授是中國茶人知識分子的楷模,是茶人群體的驕傲!
4. 傳統綠茶產區創制紅茶成風
關注級別:★★★★
{事件回放}
2010年下半年,夏秋季傳統上寂靜的綠茶產區,突然進入了生產旺季,紛紛創制起了紅茶。綠茶產區上空刮起紅茶風暴。信陽毛尖、漢中仙毫、日照綠茶、溧陽綠茶,政府與企業合力紛紛創制起了紅茶。信陽市為了推廣信陽紅茶,斥巨資在北京、鄭州等地掀起了“信陽紅風暴”,在北京的王府井、人民大會堂和馬連道,以現場推介、品嘗、貿易等多種方式,打造信陽紅茶品牌。日照、漢中和溧陽等地,也紛紛舉辦專家座談會,邀請業內專家研發、創制夏秋紅茶,并在多地開展推介活動。
{推選理由}
我國茶葉種植與制作,綠茶與紅茶向來涇渭分明。綠茶產區春季采茶制茶,棄采夏秋茶的傳統根深蒂固,造成自然資源的浪費。隨著2009年開始的紅茶熱潮,綠茶產區2010年春季開始謀劃創制紅茶,并在2010年秋季結出了碩果。綠茶產區創制紅茶,不僅延長了產業鏈條,豐富了產品種類,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也改變了我國南北茶區的產業鏈分工,將對未來產業結構調整產生深遠影響。
5. 大紅袍遭遇游資爆炒
關注級別:★★★★
{事件回放}
隨著秋茶的上市,大紅袍類似“10萬塊錢一斤”的新聞出現在各大媒體。大紅袍價格暴漲,都是游資炒作的結果。從2009年5、6月份以后,廈門的大紅袍店一下子多起來。特別是2009年6月份以后,一部分不懂茶的游資像炒房地產那樣,到了大紅袍產地,不論茶葉好壞,統統收購,然后以精美禮盒包裝,高價轉售。據廈門市茶葉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廈門市新開的大紅袍加盟店和專賣店數量高達500多家。
{推選理由}
中國茶類眾多,但是,唯有一種茶在2010年最受投機資本青睞,它就是大紅袍。當商品遭遇被投機,福兮禍兮?大紅袍被游資爆炒,已經超越了單一產品種類的問題,它勾起了深深的追問:大紅袍是在復制普洱茶的老路嗎?在大紅袍之后,誰還會成為下一個普洱茶?難道中國茶葉種類,都將前赴后繼地邁入被爆炒的圈套嗎?除了爆炒,小品類茶葉就沒有其他更快的發展模式了嗎?當業內外人士在思考誰是最后的套牢者,誰是最大的贏家時,更發人深省的問題卻是,小品類茶的出路到底在哪里?這才是大紅袍爆炒被關注的深層原因。
6. “茶產業升級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
入圍“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
關注級別:★★★★
{事件回放}
“茶產業升級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以茶葉專項的形式入圍“十二五”農村領域首批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啟動項目。項目總經費3000萬元左右,自2011年開始,實施三年。該項目由系列子項目組成,包括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代表中國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申報的“茶葉標準化安全生產技術的研究與示范”、“茶葉連續化自動化加工關鍵技術及設備研究與示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申報的“現代茶葉加工模式轉型關鍵工藝裝備研發與產業示范”、“茶葉安全及質量控制關鍵技術集成創新與應用”,安徽農業大學申報的“名優綠茶機械化采摘及標準化加工關鍵技術和設備的研究集成與示范”、“茶樹功能基因資源發掘和種質創新”,福建農林大學申報的“閩臺優異茶樹種質資源發掘創新與保護利用”,福建漳州天福申報的“茶葉及其副產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的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研究”等八個科技部已入庫項目整合而成。
{推選理由}
中國茶葉科技界團結協作,終于讓中國茶葉科研項目以“茶葉專項”的形式入選國家五年科技發展規劃。該項目的實施,將為我國茶產業升級發展提供一批急需的新種質、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新標準和新產品,增強我國茶產業的核心技術競爭力,支撐產業發展,實現茶農增收、產業增效,提升我國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為我國茶葉產業鏈升級打好了基礎。科技是現代生產力,“茶產業升級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必將為中國茶產業明天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7. 中國國際茶葉拍賣交易中心開業
關注級別:★★★
{事件回放}
12月16日,中國國際茶葉拍賣交易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正式開業并試運營。中國國際茶葉拍賣交易中心是由浙江省委、省政府倡導,國家商務部、發改委、農業部、工商總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五部委同意,經國務院批復成立的國家級茶葉拍賣交易服務平臺。交易中心由浙江省供銷合作社主辦,浙江省興合集團承辦,茶葉行業組織及相關企業參與。茶葉拍賣中心以現貨交易和網上交易相結合,為全國茶葉生產、銷售者及國內外茶葉采購商搭建公共交易服務平臺,為茶葉交易者提供信息交換、價格指導、質量保證和配套服務等功能,通過營造規范安全高效誠信的交易環境,促進茶葉貿易的提升和發展。交易中心實行賣方委托交易制,生產者由個別利益的競爭者轉化為具有共同利益的同盟者,較大程度地改變生產者在交易中的弱勢地位,對茶業增效、茶農增收有更大的作用。中國國際茶葉拍賣交易服務中心將大膽探索、不斷完善,把拍賣中心建設成中國茶葉的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價格形成中心、標準制定中心。
{推選理由}
茶葉交易模式是茶葉商業流通模式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建立國際化的茶葉交易拍賣制度是新中國三代茶人的夢想。茶葉拍賣交易模式歷史悠久,占世界茶葉貿易總量的70%左右,具有“公正、公平、公開”的市場特征,對規范和促進茶葉貿易、保護各方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我國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茶葉生產國和貿易國之一,但卻一直沒有樹立起茶葉拍賣制度,茶葉交易一直采用買方和賣方“一對一”洽談的傳統貿易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茶葉交易的需要,并制約了茶葉物流配送、茶葉電子商務、信息交換等現代高效的流通手段的實施,限制了茶葉貿易的擴大和茶產業的轉型升級。新中國建國后,我國曾經嘗試過茶葉拍賣交易制度,但因種種原因而夭折。此次成立的茶葉拍賣交易中心,是我國茶葉交易方式走向國際市場的新嘗試、新舉措,對促進我國茶葉現代流通體系和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8. 臺茶進口2012年零關稅
關注級別:★★★
{事件回放}
6月29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重慶簽署。共有539類臺灣產品和267項內陸產品受益于關稅降低,臺灣茶葉被納入重點關照的“貨物貿易早期收獲”計劃,成為協議的第一批受益貨物。共有18項臺灣農產品受益于“早期收獲”,而茶葉就占了其中6項。9月12日,ECFA正式生效,惠及臺灣茶葉的“貨物貿易早期收獲”將從2011年1月1日開始。2011年,涵蓋綠茶、烏龍茶、紅茶、半發酵茶等多種類別的臺灣茶,進入內陸的海關稅率將由目前的15%降低到5%,而到2012年,則完全實現零關稅。臺茶關稅在兩年內完成兩級跳,由15%降到零稅率。據臺灣相關機構統計,臺灣現有茶園面積為16255公頃,年產量超過17500噸,年產值約45億元新臺幣。
{推選理由}
溝壑再深,海浪再大,也隔不斷兩岸人民血脈相連的同胞情誼!在兩岸同胞的經濟文化交流中,茶葉經濟和茶文化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兩岸茶人為祖國的統一大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ECFA的推動下,臺灣茶人率先受益,兩岸茶界進入了新的合作時代。兩岸茶葉貿易回歸自由市場機制,將有利于兩岸茶界發揮各自的優勢;兩岸攜手,將為兩岸消費者乃至全球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產品、更優惠的價格,也會為兩岸茶界打開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9. 川紅茶葉發展引導基金成立
關注級別:★★★
{事件回放}
2010年12月25日,宜賓市人民政府、和君咨詢公司與川紅集團簽署協議,正式建立川紅茶葉發展引導基金。宜賓市人民政府出資1000萬元現金,和君咨詢籌集9000萬風險投資基金,共同組成總額為1億元的川紅茶葉發展基金,兩年內分兩個階段投入川紅集團后,將占川紅集團30%的股份。川紅集團由宜賓本地紅茶企業原林湖茶葉公司和原金葉茶葉公司聯合組建而成,兩家公司原本都是宜賓川紅茶葉生產的龍頭企業,此次強強聯合,并與和君咨詢和宜賓市政府合作,旨在盡快做大做強,在3至5年內實現川紅集團的上市。宜賓市人民政府將本著“只出資不管理”的方針,改革原有財政扶持模式,通過茶葉發展基金引導產業發展方向,并在茶園標準化建設和企業合并方面繼續大力支持川紅集團的發展,鼓勵宜賓其他小型茶葉企業整合進川紅集團的戰略版圖中。川紅集團的產品線將不僅僅局限于川紅,還覆蓋了宜賓其他優勢茶葉品類。川紅集團已經確定了三種營銷模式,分別是超市銷售、街頭Mini店和茶文化旗艦展示店。
{推選理由}
茶產業的發展,日益吸引著風險投資的關注;企業整合做大做強,是茶區政府推進產業升級的主要措施。川紅茶葉發展引導基金的成立,是企業、風險投資和地方政府在產業發展模式上的新探索、新嘗試,是企業摒棄小農經濟,盡快做大做強,地方政府改變扶持模式,風險投資創新介入方式的有益探索,茶產業在現代農業經濟模式上邁出了具有深遠意義的一步。川紅茶葉發展引導基金成立,意味著茶產業誕生了一個新的經濟模式——宜賓模式。
10. 紫砂煲打假風暴引發紫砂壺下架潮
關注級別:★★★
{事件回放}
5月23日、5月30及31日,中央電視臺連續報道紫砂煲和紫砂壺質量問題,披露紫砂煲中無紫砂泥,或者紫砂里添加了化學添加劑。三次報道,在紫砂行業掀起軒然大波,對宜興紫砂的生產和銷售產生了嚴重影響。短期內,北京、上海等地的經銷商,出現了訂單退貨潮。超市等零售環節,也出現了下架潮以及退壺潮。從宜興往濟南、天津、北京專運宜興壺的車隊,業務量銳減一半。在宜興本地的專批低檔壺的批發市場,有百分之九十的商戶都關門暫停營業了。
{推選理由}
紫砂壺怎么了?在層巒疊嶂的背后,還隱藏著些什么?紫砂,既是器皿,也是藝術。它彷徨在藝術與商業之間,在模糊的邊界上游走,是富有家族收藏的摯愛,也是尋常百姓家休憩的必需。它歷史悠久,但最近三十年的時光,卻鑄就了幾百年來最繁榮的時代。本年度的涉假風潮中暴露的問題,是快速發展造成的諸多不完善的集中體現。愛壺的壺友,寧愿相信這是一個短暫的波折,他們將繼續自己的愛好,等待著一個更加完善、更加美好的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