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縣2010年減少貧困人口7600人
來源:
時間:2011-01-11
點擊:
我來說兩句
去年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圍繞緊緊圍繞把張家川縣建設成為“中國西部清真食品城”,“隴東南畜牧大縣”,“天水市礦業基地”,“天水市特色旅游區”的四大發展目稱定位,按照“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民營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和“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以貧困村為主戰場,以貧困人口為對象,以整村推進、農業產業化、科技培訓等項目建設和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試點等當前重點工作為核心,早動手,早實施,圓滿完成了各項扶貧開發工作任務。2010年,張家川縣減少貧困人口7600人,占天水市指導性減貧計劃的100%。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2448元,比2009年增長15.7%,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1200元,比2009年增長4.6%。
去年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緊密結合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特點和民族地區的實際,采取行之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對扶貧開發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制。扶貧開發工作堅持主要領導全盤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全力抓,相關部門配合抓,責任到人,工作到人。同時,堅持集中資金辦大事的原則,力爭把有限的資金集中用于解決群眾最迫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管理,最大限度發揮扶貧資金效益。由于扶貧資金項目計劃編制規范,資料齊全,特別是項目準確可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2010年的扶貧項目資金爭取明顯好于往年,據統計,2010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共爭取到第一批財政扶貧資金1124萬元,第二批財政扶貧資金1028萬元,全年可爭取到財政扶貧資金2500萬元,比2009年的1988萬元增加512萬元,增長25.8%。同時,加強了對扶貧建設項目的監督檢查,保質保量按期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張家川扶貧開發工作整村推進項目建設任務全面完成。2010年,張家川共投入整村推進扶貧項目資金759萬元,扶持2個片帶8個貧困村。張棉鄉石峽水庫庫區畜牧產業連片開發,投資346萬元,涉及張棉鄉東峽、盤山、喜灣、上蔣4村600戶2909人。劉堡鄉東山梁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片帶,投資413萬元,涉及劉堡鄉五星、蘆科、王家、羅灣4村,目前工程全部建成,新建300立方米蓄水池1座,設供水點598處,埋設供水、引水管道49161米,待接通劉堡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后實現通水,解決4村,598戶,3144人的飲水難問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任務完成。投資140萬元,完成了閆家鄉朝陽村和馬關鄉上豆村、上河村人畜飲水工程項目,解決了3個村880戶4571人吃水難的問題。投資140萬元,建成了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榆樹村提灌工程,修建村組及田間道路20公里。投資138萬元,完成了馬鹿鄉寶坪村1200米、胡川鄉張堡村擺灣組2320米、胡川村陰山組2000米的村莊道路硬化項目,解決了村民行路難的問題;投資280萬元,實施馬鹿鄉金川—康王村堤防工程2200米,保護了村莊與耕地。完成了勞務輸轉普通技能培訓任務。投資80萬元,完成了川王、龍山、大陽等鄉鎮玉米雙壟溝播4萬畝;投資35萬元,啟動實施了科技培訓項目,培訓鄉村干部、農民技術員、勞務管理等項目管理人員3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