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自治區“雙語”教育全面推開,學前、中小學雙語和民考漢學生占少數民族學生的比重由上年33.7%提高到42%。今后,隨著國家對雙語教育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以及《自治區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育發展保障規劃》的實施等,自治區雙語教育的覆蓋面還將不斷擴大。
雙語教育規模日益增長,為此感到鼓舞的同時,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們也紛紛為提升雙語教育的質量出謀劃策。
建議一:提高教師待遇 用完善的保障留人
和田地區的一所中學,曾經一次有8位骨干教師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學校,導致該所學校當時差點停課。這一事件,讓全國人大代表、和田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巨艾提·伊明深深感到,想留住優秀的教師,提高教師待遇勢在必行。
從國家到自治區都十分重視雙語教育發展,將雙語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目前在和田等南疆地區,雙語教育尤其是學前雙語教育已經基本覆蓋了所有的農區、牧區。
在為雙語教育發展規模感到欣喜的同時,巨艾提·依明也為教學質量感到擔憂,因為“滿足雙語教學要求、能把孩子教好的合格雙語教師還很缺,從長遠發展來看,雙語教師缺口占到現有老師的一半。”
“當務之急就是使師資隊伍建設跟上硬件建設和規劃推進的速度,將雙語教師的培訓、待遇的提高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中來。”巨艾提·伊明特別強調了提高待遇問題,“在偏遠、艱苦地區,沒有一定的待遇做保障,單純的憑感情留人有些時候是留不住的,往往有能力、有水平的老師會被條件好的地方吸引走。”
近年來,和田地區在財力有限的條件下,通過協調社會資源,減免購房行政性收費、提供上下班交通車等方式,在力所能及的方面給予教師更多保障,為他們營造舒心、溫馨的工作、生活環境。
巨艾提·伊明表示,教師的工資水平、職稱、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待遇,今后還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不斷的提高。
建議二:完善雙語教師培訓主陣地建設
推進雙語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全國人大代表、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校教授、博士生導師阿不都拉·阿巴斯認為關鍵在培養建設一支合格的雙語教師隊伍——完善雙語教師培訓基地,保障培訓任務圓滿完成。
阿不都拉·阿巴斯介紹說,以新疆師范大學為龍頭的6所新疆高等師范院校是培養新疆雙語教師的主陣地,在推進雙語教學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目前這些院校均存在校園面積狹小、周邊環境差、辦學條件無法滿足雙語教師培養培訓需要等問題。
“喀什師范學院每年承擔自治區中小學雙語教師培訓任務有7000人左右,但學院占地面積僅有31.02萬平方米,僅為教育部校園占地面積標準的一半。”阿不都拉·阿巴斯接著舉例說,新疆師范大學承擔著自治區雙語教師培訓的主要任務,該學校生均占地面積不到國家規定生均面積的一半,辦學用地十分短缺、辦學條件嚴重不足。
阿不都拉·阿巴斯建議,實施新疆雙語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設計劃,構建以新疆師范大學為龍頭、以喀什師范學院、伊犁師范學院、新疆教育學院、昌吉學院、和田師范專科學校、新疆幼兒師范學校6所師范院校為主體,區外對口支援高校為外援的新疆雙語教師培養培訓體系。
阿不都拉·阿巴斯表示,通過實施建設計劃,可完善雙語教師培訓所需的語音教學設備、音像圖書資料、信息技術設施等教學設施配備,全面提升自治區雙語教師培訓能力,確保自治區年均15000名的雙語教師培訓,2015年培訓4.73萬名雙語教師、12.7萬名雙語特崗教師崗前培訓任務圓滿完成。
建議三:雙語教育抓“小”不能漏“大”
2009年自治區舉辦的新疆第二屆少兒雙語口語大賽,全疆共有103.7萬名小選手參賽,涵蓋了新疆13個世居民族,是第一屆比賽的30倍。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電力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蘇勝新說,這一數字反映了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對開展雙語教育的擁護,也體現出自治區雙語教育取得了顯著成就,但目前雙語教育規模還遠遠滿足不了各族人民群眾的需求,以及為經濟發展培養‘民漢兼通’的少數民族人才的實際需求。
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強勁推動以及新疆優勢資源轉換和大企業大集團戰略的全面實施下,國內外一大批產業集團入駐新疆,鋼鐵、石油、天然氣、煤炭、煤電、煤化工等工產業集群全面建設,新疆已進入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對人才特別是‘民漢兼通’的少數民族人才需求日益強烈。
蘇勝新希望國家考慮到新疆當前的經濟狀況和快速發展的現實需求,繼續加大支持力度,調動全國、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使雙語教育覆蓋到新疆各個層面。
“既要以學校為重點,抓好幼兒和青少年雙語教育,又要抓緊成年人雙語教育。”蘇勝新說:“特別是南疆四地州已就業的少數民族,因漢語言問題制約了他們學習掌握科學知識和先進技術的能力,建議從政策上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到邊遠艱苦地區開展針對成年人的雙語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