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這樣五句話令人深思。“交通方便了,干部離群眾卻遠了;通訊發達了,干部與群眾交流卻少了;干部文化程度提高了,做群眾工作的本領卻降低了;國家惠民補貼增大了,群眾的意見卻越多了;各級干部下基層頻繁了,基層工作的底氣卻不足了”。我們黨是做群眾工作起家的,群眾工作是黨全部工作的基礎,是執政能力的具體體現。面對新時期、新機遇、新挑戰,要實現“十二五”發展的宏偉目標,各級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撲下身子,做好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團結群眾、引導群眾的工作,不斷提高新時期群眾工作水平。
一要常走訪、實交心,做聯系群眾的“親情官”。我們黨最大的優勢是聯系群眾,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當干部就要把群眾當主人、當親人,把聯系群眾當基本功、必修課,堅持做到常走訪、實交心、誠幫助、勤服務,以自己的真心換回群眾的實意。尤其要加強與三方面群眾的聯系,第一方面是致富帶頭人,就是種養加大戶、個體經營者、私營企業主、各種經紀人等,他們是黨的富民政策的帶頭者、受益者,是先進生產力的踐行者。第二方面是有文化的人,就是文化科技新聞工作者、教師、醫生、宗教人士、離退休干部職工等,他們是先進文化的宣傳者、推動者,也是社會輿論導向的引領者。第三方面是最困難的人,就是鰥寡孤獨、發生天災人禍等致使生活困難的群眾,要保障他們的生活,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這些人手中,這是保障和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基本要求。團結、引導、關心好這三方面的群眾是贏得人心,聚集力量的關鍵所在。
二要行得正、走得端,做群眾公認的“好清官”。現在一些地方群眾不相信干部,甚至有“仇官”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干部要行得正、走得端,做群眾公認的“好清官”。一是落實政策不走樣。老百姓最痛恨“歪嘴和尚念歪經”。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對干部政治素質的基本考驗,要原原本本地落實好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確保人民群眾得實惠。二是公正辦事不謀私。共產黨人掌權用權最重要的是要出于公心。老百姓心中有桿秤,群眾最有意見的是處事不公,優親厚友,以權謀私。黨員干部無論干任何工作都要做到想事要公心,辦事要公道,忠實捍衛社會的公平正義。三是扶正劫邪不畏懼。“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當干部就要主持公道,扶持正義,懲治邪惡,決不畏懼,要始終維護好人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利益,嚴防宗族勢力、黑惡勢力損害群眾、禍害地方。
三要肯實干、重民生,做科學發展的“先行官”。鄧小平說,“事業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老百姓最喜歡實干型的干部,只有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成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才能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支持。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事,善做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事,肯做還舊賬、解難題、化矛盾的事,把知民情、解民憂、化民怨、暖民心、幫民富作為經常性工作,把工作精力、主要物力、重點財力著力向民生問題、熱點難點、貧困地區、弱勢群體傾斜,盡心盡力辦好關乎群眾利益的好事實事。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大力培養推廣先進典型,最大限度的激發人民群眾的創業熱情,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形成聚精會神搞建設,齊心協力謀發展的生動局面,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四要敢負責、善解難,做干部群眾的“靠山官”。毛主席有一段名言,“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斗爭。哪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就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就是為解決問題去工作、去斗爭”。領導就是要負責任,解決問題。現在干部隊伍中有一些不良風氣,一些干部滿足于開會拿著稿子念,督查跟著別人轉,樂于迎來送往陪吃飯;有的干部喜歡聽報喜的假話,不喜歡聽報憂的實話,有了成績搶前頭,有了問題繞道走。這種歪風,既影響干部的威信,又影響黨政組織的執行力和公信力。當領導干部就要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敢冒風險,肯為基層干部群眾承擔責任,真正成為干部群眾的主心骨、貼心人;就要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善于解決基層的困難,善于體貼群眾的難處,善于與干部群眾一道解決難題,這樣才能聽到真話、掏心窩子的話,才能成為基層干部和群眾歡迎、尊重的領導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