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權威醫學研究發現,冬蟲夏草是世界上目前所知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最好的蟲草,經臨床和藥理試驗所知,有些蟲草對人體健康基本無有益功效,也因此其產地每公斤收購價格從幾十元至幾萬元不等,正宗的冬蟲夏草從其生長環境來分有兩種,高原草甸的草原蟲草和高海拔陰山峽谷的高山蟲草,由于生長環境和土質的差異,它們在色澤和形態方面有些許區別,草原蟲草為土黃色,蟲體肥大,肉質松軟;高山蟲草為黑褐色,蟲體飽滿結實。因草原地域遼闊,是主產地,市面流行多為此品種。而高山蟲草源稀少,但古醫書記載的多是這種。從營養成分說,兩者差不多,但無論哪種都是以天然本質為貴,一旦染色或受污染,就失去價值。
真正的冬蟲夏草均為野生,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帶上面的雪線附近的草坡上。夏季,蟲子卵產于地面,經過一個月左右孵化變成幼蟲后鉆入潮濕松軟的土層。土里的一種霉菌侵襲了幼蟲,在幼蟲體內生長。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來臨,霉菌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長出地面,外觀象一根小草,這樣,幼蟲的軀殼與霉菌菌絲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冬蟲夏草”。菌孢把蟲體作為養料,生長迅速,蟲體一般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內即可長至蟲體的長度,這時的蟲草稱為“頭草”,質量最好;第二天菌孢長至蟲體的兩倍左右,稱為“二草”,質量次之。 因為僵化后會長出根須,所以被稱作冬蟲夏草。
由于野生冬蟲夏草分布地區狹窄、自然寄生率低、對生活環境條件要求苛刻,所以本身資源比較有限。近年來又由于冬蟲夏草主產地生態環境遭到人為嚴重破壞,大量盲目不合理采挖致使資源日趨減少,產量逐年下降。而冬蟲夏草由于可以藥食兩用,且人們不斷發現其新的藥理作用,所以多個國家對它的需要倍增,價格逐年上漲,國際市場日益緊缺。為了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目前許多地區如四川、湖北、河南、陜西、云南及湖南等省都相繼開展了對冬蟲夏草的研究工作。人們對冬蟲夏草的研究涉及無性型確證、生態環境考察、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分析、人工栽培等方面。
關于蟲草的生長,人類對其感到神秘莫測,前人曾有詩云:“冬蟲夏草名符實,變化生成一氣通。一物竟能兼動植,世間物理信難窮。”其實,蟲草是一種昆蟲與真菌的結合體。蟲是蟲草蝙蝠蛾的幼蟲,菌是蟲草真菌,每當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體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將千千萬萬個蟲卵留在花葉上。繼而蛾卵變成小蟲,鉆進潮濕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莖的營養,逐漸將身體養得潔白肥胖。這時,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蟲草蝙幅蛾幼蟲,便鉆進蟲體內部,吸引其營養,萌發菌絲。當蟲草蝙蝠蛾的幼蟲食到有蟲草真菌的葉子時也會成為蟲草。
受真菌感染的幼蟲,逐漸蠕動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頭上尾下而死。這就是“冬蟲”。幼蟲雖死,體內的真菌卻日漸生長,直至充滿整個蟲體。來年春末夏初,蟲子的頭部長出一根紫紅色的小草, 高約二至五厘米,頂端有菠蘿狀的囊殼, 這就是“夏草”。蟲草這時發育得最飽滿,體內有效成份最高,是采集的最好季節。青海,云南省迪慶、怒江州是我國蟲草的主要產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