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奶牛養殖、花卉種植、設施園藝、休閑漁業,這些都市型農業競相發展。“這些設施農業、園藝、養殖的發展,農民沒有一定的知識不行、沒有一定的技能干不了。新農村建設、新型農業的發展需要有知識、有文化、懂技能的新型農民。”全國人大代表、銀川市市長王儒貴說。
近幾年,銀川一方面有大量的農民工難以找到工作,另一方面又有大量需求,民工荒與就業難的問題并存,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供需脫節,農民工滿足不了發展都市型農業的需求。”
因此,王儒貴代表認為,要農業轉變發展方式,要發展都市型農業,就要培育有知識有文化的新農農民成為我們的抓手。
近些年,銀川每年拿出1000萬,為每戶農民工家庭提供一個名額的培訓,完全免費,但要嚴格管理、集中培訓、還要記考勤,考試,合格的發合格證書,確保每名學員能真正學到一名技術。早在2007年銀川市就出臺了《關于新型農民培訓的意見》,2008年印發了《關于<銀川市新型農民培訓五年教學計劃>的通知》,并開展“銀川市新型農民培訓質量調研”。
通過這些工作,實現了農民增收和農業跨越式生產,人均實際收入超過了一萬元。
“發展都市型農業,既是昨天實踐的成果,又是今天實踐的起點,更是明天發展的方向。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打破農、林、牧、副、漁的思維定勢,要向觀賞農業、生態農業方面發展,向企業化、工廠化農業延伸,不斷加強對農民的知識技能培訓。”王儒貴代表強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