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農村地區,許多散居的五保供養對象希望進入敬老院養老,但由于敬老院數量少、床位不足,無法滿足這些五保老人的需要。”前來出席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吳忠市市長吳玉才說,他建議加強貧困地區的農村敬老院建設,提高對五保對象的集中供養率。
吳玉才代表說,貧困地區農村敬老院總體數量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以寧夏為例,我區有農村五保供養機構73家,入住敬老院的五保對象4588人,而全區應供養對象16462人,集中供養率還不足30%,遠遠低于沿海地區和中部地區。”
他說,農村敬老院管理體制不順,運轉維護費用難以落實,導致部分敬老院年久失修,設施陳舊,也增加了提供集中供養工作的難度。此外,多數農村敬老院的管理工作由民政干部兼任,工作人員多為聘用的當地農民,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直接影響到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為此,吳玉才代表建議,可以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敬老院投資建設力度,將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的養老服務體系專項規劃,以政府投資為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引導慈善資金進入農村養老渠道。同時,理順農村敬老院管理體制,將敬老院納入事業單位進行管理,按照入住人數10:1左右的比例配備工作人員,并將農村敬老院運行管理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范圍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