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皇家科學院本周最新信息,在那些被認為“不具備傳統科學基礎”的地區之中,有三個國家脫穎而出成為現代科學的巨人:伊朗﹑突尼斯和土耳其。這三個都是伊斯蘭國家。
傳統的“科技超級大國”一般都在西方,他們領導世界科技發展潮流,但在近十年被新興的科學后起之秀感到迷茫,如中國﹑印度和巴西,不料在這個區域之外又出現了更新的科技強國,例如伊朗。驚人的發現是在各國流通的業內科學雜志上,伊朗作者的科學論文連篇累牘頻繁出現,從1996年的736篇2008年跳躍到年產量13238篇。其次引人注目的國家是突尼斯和土耳其,過去很少見他們國家的作品。
土耳其從1990年代開始起步,以科學研究領路,優先發展,窮追不舍,現在已成為中國的競爭對手,例如從1995至2007的十二年間,土耳其財政對研究與發展規劃的支出提高了六倍。世界科學發展信息機構發現,土耳其每年對科學研究的費用超出許多傳統的歐洲先進國家,如丹麥﹑芬蘭和挪威。與1996年相比,土耳其作者2008年發表的科學論文增加了四倍。
突尼斯是另一個悄悄然增加經費鼓勵科研的伊斯蘭國家,1996年對科學研究的投入占國民經濟總收入微不足道的0.03%﹔2009年的猛增到1.25%。由于重大的財政投入,十多年來興建了624家科學研究機構和139個科學實驗中心。英國皇家科學院發展政策部部長詹姆斯·韋爾斯頓說,突尼斯是在那個地區對科研投資最高的國家。
韋爾斯頓對《大學世界新聞》記者說,這些國家,如伊朗﹑土耳其和突尼斯,他們把發展科學的重點放在高等院校中,使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造就青年一代科學人。他說:“這些國家同先進的經合組織(OECD)國家相比,還有距離,但是他們的高投入戰略,確實改變了傳統的落后面貌。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前程不可估量。”
牛津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兼科學研究顧問主席克里司·斯密斯先生說:“全球的科學界本身就是一潭活水,川流不息,后浪推前浪,新生力量層出不窮。沒有一個國家能永遠占有科學領先的歷史桂冠。如果想保持領先的地位,只有保持奮斗精神。”他列舉了一些后來居上的新興國家,如中國﹑新加坡和巴西,其他許多國家差距也都不太遠。
伊朗制定了一項科學發展的十五年規劃,雄心勃勃,在發展新科技的同時發展知識經濟,雙管齊下。伊朗總統艾哈邁德-內賈德今年三月向世界公開宣布了未來“可持續性”科學發展長遠規劃,發誓“科學必須走自力更生的現實化”道路。
德黑蘭水土研究所的一位土壤微生物專家哈迪·拉赫曼尼向《大學世界新聞》記者透露,伊朗新科技發展規劃的第一目標是達到中東地區最先進水平,成為知識經濟的最發達國家。為了保證這個規劃的實現,伊朗政府決定把對科學研究(R&D)的投入從現在國民生產總值的0.6%提高到4%,各類產品質量與規格以美國為目標,而美國的投入只占生產總值的2.8%,日本是3.4%。伊朗的新科技發展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國防工業﹑太空產品與核能研究等領域,以核能發電﹑核能提煉﹑載人飛船為重點項目。由國家文化革命指導委員會聘請的兩千名專家和八百個研究所集體制定的2025年發展規劃,包括224個新科技攻關項目。
在巴基亞塔拉醫科大學任教的一位生物分子學副教授阿里·卡拉密對記者說:“國家科技發展規劃,是一個總體藍圖,包容了許多領域和不同層次的科學研究與生產項目,互相協調與配合,將全面加速地區性﹑全國性以及國際合作性的科學研究水平。”
當前發生在中東各國的社會革命浪潮,將對于伊朗科技規劃增加新的思考和預防措施。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