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縣總面積2740平方公里,轄3鎮18鄉,總人口21.45萬人,有回、漢、藏、撒拉等12個民族。農業分川水、淺山、腦山農耕區,有耕地53萬畝,已形成糧油、畜牧業、果品蔬菜生產基地。畜牧業是該縣的優勢產業,全縣草場面積258萬畝,牛羊飼養量42萬頭只。工業已形成選礦、冶煉、釀酒、發電、建材等為骨干企業的民族地方工業體系。鎳、鋁、銅、黃金、青稞酒、鎳精礦粉、水泥、硅鐵、碳化硅、精鋅、洗凈毛、皮革藏地毯是主要產品,暢銷省內外。 化隆回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部,海東地區南部。東經101°39′-102°42′、北緯35°48′-36°17′。東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接壤,南臨黃河與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和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隔河相望,西與湟中縣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毗鄰,北與平安縣、樂都縣相連。東西長98.5千米,南北寬48.5千米,總面積2740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04年)。以回族為主,約占總人口的52%,還有藏族、漢族、撒拉族等12個民族。
縣人民政府駐巴燕鎮,距行署駐地75千米。郵編:810900。代碼:632127。區號:0972。化隆回族自治縣地處黃河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黃河流經縣境西南部和南部,境內呈11條溝谷均有大小不等的水系向南注入黃河。屬青藏高原東部干旱區,年均溫2.2℃,年降水量470毫米。
農牧經濟
農業分川水、淺山、腦山農耕區,全縣總人口24.3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91萬人。全縣總耕地面積53.95萬畝,人均耕地2.46畝(2009年數據)。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油菜、青稞、豌豆、馬鈴薯等,已形成糧油、畜牧業、果品蔬菜生產基地。1997年糧食產量達到7309萬公斤,油料產量達到605萬公斤。畜牧業是該縣的優勢產業,全縣草場面積258萬畝,牛羊飼養量42萬頭只。
化隆回族自治縣農業緊密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主題,以強化農業基礎為重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發展為動力,以項目建設為依托、以市場要求為導向,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效益農業和特色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的整體質量和效益。2008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6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98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81.6元,19.4%。
2009年,全縣完成各類作物播種面積53.9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26.75萬畝,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5.5萬畝,種植蔬菜0.55萬畝,種植其他作物1.15萬畝。
工業經濟
工業已形成選礦、冶煉、釀酒、發電、建材等為骨干企業的民族地方工業體系。鎳、鋁、銅、黃金、青稞酒、鎳精礦粉、水泥、硅鐵、碳化硅、精鋅、洗凈毛、皮革藏地毯是主要產品,暢銷省內外。1997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2.9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478萬元。
地區的主要特產均為高原特產,主要有:發菜、蕨菜、羊筋菜、青海鹿茸、七十味珍珠丸等。珍貴野生動物有麝、巖羊、猞猁、藍馬雞、雪雞、石雞等。名貴藥材也有十幾種。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