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市下所轄一個市轄區,總面積為175平方公里,人口22萬。回民區轄7個街道、1個鎮:新華西路街道、中山西路街道、光明路街道、海拉爾西路街道、環河街街道、通道街街道、鋼鐵路街道、攸攸板鎮。
1950年12月28日,成立歸綏市回民自治區。1956年11月,改為呼和浩特市回民區,該區地處呼和浩特市區西北部,因回族聚居較多而得名。區人民政府駐于新華西街,郵政編碼010030。
農村經濟優化糧、經、飼三元結構,擴大蔬菜、藥材等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建成壩口子農業科技示范園。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進一步加強。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00畝,完成低壓管道節水灌溉面積5000畝,有效地克服了春夏持續干旱高溫的影響,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2001年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18029畝,糧食總產量達到155.9萬公斤,蔬菜總產量達到3100萬公斤。畜牧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牲畜存欄達到12086頭(只),其中奶牛達1508頭,倘不浪村奶牛養殖基地已經開工建設。生態建設初見成效,完成大青山前坡生物工程36790畝。堅持開發式扶貧,制定切實可行的大青山移民扶貧工程方案,基本解決500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扶貧資金足額到位。
工業經濟以工業經濟園區建設為著力點,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挖掘現有工業企業潛力,工業經濟在全區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和支柱地位得以進一步明確。完成了呼鋼的整體接收工作,工業園區招商引資取得突破性進展,與呼和浩特發電廠、烏海黃河工貿集團、內蒙古立元公司等14家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簽訂了入園協議,項目投資總額達16700萬元,建成后預計年工業總產值可達30100萬元,其中立元公司已經進行了試生產。啟動了一機床廠招商引資工作,與內蒙古醫學院簽訂協議籌建教學區。東友稀土冶煉廠二期技改項目和新建骨粉廠項目均已投入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