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瀍河回族區位于洛陽市東部,是于1957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的全國5個少數民族城區之一,素有洛陽“東大門”之稱,東與洛龍區接壤,西與老城毗鄰,北依邙山,南瀕洛河。轄區總面積34.8平方公里,有7個街道辦事處,1個回族鄉,29個社區居委會和11個行政村,全區總人口17.0萬。
瀍河回族區屬少數民族雜居地區,全區居住有回、漢、滿、蒙、藏、白、苗、壯、彝、瑤、侗、黎、畬、土、朝鮮、布依、土家、錫伯、納西、傈傈、維吾爾、俄羅斯等22個民族,其中回族人口2.8萬,占總人口的16.7%。轄區有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三大宗教,活動場所16處,其中清真寺13坊,基督教堂2處,天主教堂1座,信教群眾3萬余人。
近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區委,區政府圍繞“工業強區,商貿強區”的“雙強”發展戰略,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強化改革,使全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成績顯著,2005年國務院授予該區“民族團結進步規范單位”稱號。一個面貌全新,生機勃然的新瀍河已成為古都洛陽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