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營子回族鄉人民政府于1984年5月10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恢復成立的,是全省少數民族鄉之一。位于吉林省中部,座落在長春--大庸柴河公路39公里處。雙營子回族鄉幅員面積62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土質肥沃。
雙營子回族鄉地處長雙公路工業開發帶,地理環境十分優越,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北依托長春,南憑借城區輻射,全面開發,城鄉一體,協調發展,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各級黨委、政府對少數民族鄉經濟發展十分重視,雙營子回族鄉是開發工業、建材業、商貿業、飲食業、旅游業、鹿業的理想去處。雙營子回族鄉交通條件便利,長清高等級公路縱貫鄉內8公里,客貨車流量12-15次/分,是通往磐石、煙筒山等地重要交通樞紐,鄉居民1.8平方公里規劃區內,生產生活設施齊全,有日供一千噸自來水廠二處,鄉政府街道有525KV/A電力容量,通訊手段先進,光程控電話裝機容量一個門,雙陽區是全中國商品糧基池,雙營子回族鄉是中心產糧區,耕地面積42000畝,年產糧食22500噸,其中年產水稻6000噸。全縣有人工林、天然林面積2300畝,荒山面積3000畝,草碳資源豐富,草碳存量78萬噸,鄉內有小型水庫一座,正常庫容量350萬立方米。全鄉飼養黃牛7,000頭,家禽30萬只,梅花鹿8,200頭,鄉村股份合作制企業發展到17家,年創產值4,000萬元,創利稅110萬元。2001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9,300萬元,是是1984年的l.7倍。全年人均收入2,000元。
積極引項目,實現新騰飛,招商引資節節攀升。雙營子回族鄉的招商引資,大項目建設通過雙營子回族鄉上下和開發區的協調配合,積極運作真正步入快車道,呈現出百舸爭流的局面,企業發展一年一個新起色,達到一年一個新臺階,一年一個新突破的水平。2003年,雙營子回族鄉企業新上項目7個,固定資產投資7510萬元。2004年,雙營子回族鄉企業新上項目5個,固定資產投資9050萬元。2005年,雙營子回族鄉企業新上項目12個,固定資產投資36000萬元。到2006年末,雙營子回族鄉續建和新建企業項目21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可達5.51億元。
抓好轉與輸
實現新創業,勞務經濟日新月異。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雙營子回族鄉勞動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3年,雙營子回族鄉實現勞動力轉移3000人,累計創收960萬元;2004年,雙營子回族鄉實現勞動力轉移4100人,累計創收1300萬元;2005年,雙營子回族鄉實現勞動力轉移5200人,其中內轉2100人次,外輸3100人次,勞務輸出總收入達到2550萬元。全年培訓勞動力達到3500人次,占雙營子回族鄉勞動力51%以上。預計到2006年末,雙營子回族鄉可實現勞動力轉移5500人。其中內轉3000人次,外輸2500人次,勞務輸出總收入可達到3000萬元。全年培訓勞動力可達到4200人次。勞務輸出占全鄉勞力總數的67%以上。
抓穩步發展,促效益增長
民營經濟欣欣向榮。2003年,雙營子回族鄉鄉鎮企業全口徑產值達到9600萬元,完成工業附加值5500萬元,企業完成稅金54萬元,新增民營企業大戶4戶;2004年,雙營子回族鄉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完成工業附加值5000萬元,完成民營企業增加值5000萬元,完成稅金60萬元,新增民營企業大戶2戶;2005年,雙營子回族鄉鄉鎮企業全產值達到58000萬元,其中民營經濟總產值45000萬元,入庫稅金260萬元,工業企業利潤600萬元,新增工商個體戶31戶,新增私營企業戶7戶,其中大戶4戶,從業人員達到2000余人。預計到2006年末,鄉鎮企業全口徑產值可達到13億元,其中民營經濟總產值12億元,入庫稅金500萬元。工業企業利潤900萬元,新增工商個體戶80戶,新增私營企業7戶,新增大戶4戶,從業人員達到2000余人。
重增收渠道,拓財稅源泉
財政收入層層遞進。由于雙營子回族鄉大力培植工業經濟增長點,著力挖掘稅源,不斷充實鄉級財政實力,積極做好財政稅收工作,使得財政稅收工作起步平穩,發展迅速,效果明顯。2003年,基本上完成了區里下達的稅收工作任務;2004年鄉里本著一手抓開源、一手抓節流的原則,財政稅收工作成效顯著,全年完成稅收80萬元;到2005年財政稅收工作達到了突飛猛進,通過社會財團的牽線對接,長春宇信集團等12個單位在開發區注冊了分支機構,大大增加了地方財政實力,按照雙營子回族鄉全財政收入72萬元任務,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598.8萬元,其中雙營鄉本級財政收入142萬元。預計2006年末,可完成財政收入708萬元,其中雙營鄉本級財政收入74萬元。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